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研究生生活谈:又是一年凤凰花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30 17:14:04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作者简介:林蕾,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06级硕士研究生。考研分数:总分386,政治71分,英语78分,社会学理论121分,社会调查方法116分。

作者寄语:借用《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生活就像一盒没有打开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糖是什么滋味。"所以,尽管尝试,莫问结果!

本文提要:本文写了我从一般院校考入知名高校研究生后读研期间的成长故事与感悟。我从比较盲目地选择考研,到考研幸运地成功,读研后发现自己专业基础薄弱,表达能力欠佳,后来经过社会实践,又得益于良师指引,终于发现了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并变得越来越优秀。另外提供了一些在导师选择、社会实践方面的感悟。

厦大校园里到处可见一种树-- 凤凰树,它的花每年开两季,一季迎新生,一季送老生。一年前,怀着梦想与希望,我成为了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研究生,成为了这所号称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的一分子。但不知道为什么,新生报道的时候,我却并没有看到凤凰花开。

其实当初选择厦大,选择社会学并不是经过慎重考虑,也没有什么理性的深入分析。仅仅是因为我想有个好学校的研究生文凭,这样容易找工作。再加上家里一直要求我回福建发展,所以很快决定了报考厦大。本科接触了一些社会学的东西,为了保证能考上,我选择了社会学这个专业。然而入学后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过于仓促、不成熟,让自己走了不少弯路。

开学的第一周就是不停地跟老师、同学接触,熟悉校园环境,熟悉研究生生活。我们班总共12个人,在第一次班级聚会时,我就发现了自己跟别人的不同:本校保送的3个同学就不说了,其他跟我一样从外校考过来的同学也都对社会学这门学科充满热情,对本系的一些基本状况了若指掌,而且基本上每个人都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目标,聊天时不停地询问、相互交换自己对感兴趣的老师的一些看法。当时的我,除了系主任之外,系里其他老师一个也不认识、不了解。系主任还是因为复试时他是主考官,出来问了下监考的学姐才知道的。第一次的班级聚会,就让我感受到了与班上同学的差距,心中有些落寞,不知道这到底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仅仅凭着一股冲劲,莽莽撞撞的,我就成了这12个人中的一分子。

开课了,这种距离感更深了。我深刻感受到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好学校与一般学校的不同。研究生导师上课没有指定教材,每门课的第一节课,老师都会列出长长的一串书目,这就是这门课要看的书了。去图书馆借、去跟学长学姐借、去买,不管怎样,你是必须要看的,因为老师一般会把这门课分成好几个章节或专题,让同学自己组合成一个小组,挑一个感兴趣的专题做报告,也就是由这个小组给其他同学讲解这一专题。第一周的课,我上得晕头转向的,一不知道每个专题到底在讲什么,因为本科加考研时积累的那点社会学知识根本只是一些皮毛;二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方面,这个是最致命的,导致我后来接下来一年的学习生活都很被动,导师选择也比较盲目。

其实研究生每个学期开的课都不多,尤其是文科类的,在没选导师前,大多数人都是比较空闲的,理论上我可以好好地恶补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因为自己内心深处觉得已经上了研究生,也没考博的打算,再加上还不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没有冲劲了。虽然每次的报告我都认真准备,但是因为知识限制,再加上本科时根本没有去锻炼自己在公众场合发言的能力,感觉老师、同学对我的报告都不是很满意。现在想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理论功底不足的问题,当然做不出好的报告,只能给人敷衍的感觉了。然后因为没有好好学,所以学不好,学不好就得不到成就感、满足感,就更没有动力去学习,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开始感觉这一年将会虚度、浪费时间,什么都没学到。

不过我也得感谢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学习要求:掌握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多参与各项研究工作,培养研究能力。从第一个学期期末开始,就不断地有老师让我们参与他们的研究课题。虽然有时候只是简单的数据收集,这也让我感受到动手做研究的乐趣,从简单的工作中也能让我获得信心。记得去年年末的时候,我们帮助系主任进行一项关于厦门市居民婚姻家庭状况的入户问卷调查。刚来厦门,路线都不是很熟,再加上时值年末,所有居民都对陌生访客有防范心理,我们被当作小偷、诈骗集团受到提防,因此我们的调查进行得很艰难。但是,也正是在这次调查中,我不断地对社会学产生了兴趣,不断地获得一些满足感。

当你被拒访的时候,就会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为什么有的社区人这么友好,有的社区的人这么冷漠;为什么人与人、人与社区的关系这么不同?……为了更好地进行访问,我就不得不请教有经验的同学,看更多的书以增加经验,因此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每次成功访问一名受访者都会让我有莫大的满足感。通过这样几次的调查,我开始觉得社会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了。

读研究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做研究的,如果没有对某个专业领域感兴趣,就这个专业领域搞点研究,那么就真的很浪费时间和青春,因为这三年你将什么也得不到。或者可能你只是延续着本科四年的日常生活,再去读点英语、考点资格证之类的东西。这样想想,还不如回家去读英语、考计算机或者去准备出国,干吗浪费时间跟金钱来读研究生?三年毕业了,什么也没有学到,什么也不曾收获,等于是延迟毕业,而且还可能白白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

我很庆幸能在第一学年遇见了两位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治学严谨、授课方式轻松有趣。不得不承认,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希望进入一个名牌大学看中的就是它的师资力量、各种软硬件条件,因此,当你碰上这样的老师时,要分外珍惜可以跟老师交流的机会。因为第一学期的社会调查让我开始了解社会学,又碰上了好老师,她讲授的课程是社会政策,虽然一开始很抽象,但是在课上不断地联系社会实际给我们解释社会政策是什么,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又从不同的着眼点启发我们思考问题。我开始试着主动回答问题,加入课上的讨论,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立场,最后一次还主动要求做课程论文报告……可能这门课不是让我学到最多理论知识的课程,但是,绝对是让我学会最多学习方法的课程:不要漫无目的地看书,要带着问题看书;做研究最重要的是严谨的研究计划,好的研究计划可以让接下来的研究事半功倍……一个好老师真的有改变你的能力,先是发现社会学还可以这样学,接下来一份好成绩帮自己建立起学好社会学的自信心。最终我选择了这位老师当我的导师,因为她能激起我学习的动力,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在导师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研究。

第二学期另外一个教授社会工作的老师让我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社会学下面还有很多分支学科,第一学期我只是开始发现社会学的有趣,而我们在接下来的两年是要分方向的,跟这位老师接触过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是社会工作。不得不承认,选导师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兴趣所在,只是找了个能够引导我的好老师,不过我还是很满意现在这个老师的,毕竟还有很多人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因此,想在这里说的是,其实每个老师对学生都很好,可是跟选专业一样,挑个自己感兴趣的会更有学习动力,不然最起码也要选个你喜欢的老师,爱屋及乌,相信你也会在导师的指点下好好学习的。另外一点,我觉得自己在选导师时考虑不够成熟的是,没有考虑到我的导师行政工作非常多,而且社会事务也不少,如果她不带课的话,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少,只能通过电邮交流,这样还是比不上见面交流来得好。所以,在选导师之前最好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先了解一下各个老师的实际情况,包括研究方向、成果、个性等等,还有当时选导师的时候,听其他同学说还有个标准:看你是要找工作还是继续做学问,再决定是找个行政职务高的,还是找个学术造诣高的。其实厦大在第一学期末才分方向,分导师,之前有很多时间让我进行调查了解,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的机会可都让我错过了。不过好好珍惜现在这个导师,相信自己也能学到不少东西的。

《阿甘正传》里头有句话说得很好:"生活就像一盒没有打开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我想说的是,既然你已经摸到了"研究生"这颗糖,那就好好品尝、认真品尝个中滋味吧。这又不禁让我想到身边好多同学在研一的时候就热衷于打工挣钱,致力于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情况。其实以我自身的经历来看,研一还是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在课题研究方面多下工夫,为以后发表文章以及做毕业论文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可能越往后,别的事情一多,理论学习就越顾不上了。而我们又必须在以后的日子里腾出更多的时间留给社会工作实践,毕业论文,找工作,实习等其他事情。

在厦门,很多人打工就是做家教。其实这并不是个很好的实践方式,我认为它在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很微小的。我的导师也告诉我,研二时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己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但这种实践不是盲目进行的,要首先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初步定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方向的实践经验,而不应该以钱为实践导向标。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是好的状态。记得上学期末我们团委的一个老师跟我们说到:"说实在的,你们都上了研究生了,而且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是应届生,那样的话就等于你们最好的青春时光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相对于外面的社会来说还是相对单纯的,你们一直在这种单纯的环境里成长,出来肯定会适应不了社会,所以我认为你们在校的时候还是把握机会多参加些学生工作,学生会、团委、各种社团、班干部都是不错的选择,要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与更多的人相处,不然一直闷头学习也不是办法。我们作为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也不想我们学院的学生毕业出来除了会读书,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什么都不得体。"当时我觉得这位老师讲的话非常有道理,即使有些人会说我研究生毕业也不找工作,继续攻读博士,那等你读博完,都差不多"奔三"的人了,还是不谙世事,那会更可怕!所以我想等研二的时候有机会参加些社团,或者找机会进入学生会工作。我相信能够进入学生会、经营社团的人都是同学中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能够跟这些人多交流,也会开阔自己的眼界。

其实不管自己研究生的第一年过得满意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我很庆幸自己还是成为了厦大的一名研究生,毕竟自己是成功了,还有很多人是铩羽而归的。但是,想想关于考研,大家要知道,只是一场考试,太多人把它当回事。所以没有办法,不用过于紧张,用愉快而轻松的情绪去把握它,当你想不清楚,很烦乱的时候,想想别的东西,想想你的未来,考研不过是人生里一段很短的路程,走好走不好都不会根本地影响到你的未来。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我很好奇,如果在安迪挖地道的15年后,在快要接近成功的那一刻,被强制调换到一个孤岛监狱中,我想知道,这个时候的安迪会不会放弃自己,结束生命呢,这下肯定是逃不出去了啊?绝大多数其他人呢?看电影的我们呢?无论会不会直接放弃,肯定有很多朋友会想:我这几年到底为的是什么啊?我怎么这么不幸啊?本来不会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挖地道逃出生天吗?如果地道没有了,或者最后错挖到典狱长办公室去,那其他所有的东西还有没有价值呢?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东西呢,可以忽略了吗?生命就是只有一个出口的地道吗?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终于看到了传说中有情有义的凤凰花,在凤凰花的辞旧迎新中,我也成了一名老生。热情的凤凰花给新生以鼓舞,念旧的凤凰花给老生以慰藉,你,想来厦大看看多情的凤凰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