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读学分硕士”模式可否在我国推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方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6-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连年扩招,国人为之欢欣鼓舞。但扩招后,一些值得思考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论文水平便是其中两个互有关联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善熙发现,为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多学校出台了一些规定,其中之一是,不论硕士生或博士生,必须做“真课题”;还有,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过若干篇论文。以上两项规定在前几年研究生总数不多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研究生大量扩招后,却显示出其不合理性。

  首先是研究生没有那么多的“真课题”可做。在一些研究型大学里,研究生总数通常在5000至10000人,甚至一万人以上。以一万人计,如果两名研究生同做一个课题,就要有5000个课题。再若10名研究生做一个大课题(或一个课题分解出10个子课题),则需1000个大课题。可是中国有多少大学能每年拥有如此数量的“真课题”?由此带来了几个研究生论文题目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甚至互相抄袭。而一些人想作一点新探索、新尝试,却被视为“假课题”。

  因此邓善熙委员认为,一要取消对探索性的自拟科研课题的限制,特别是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更应鼓励博士生自由选题和自由探索,而不要由导师申请了课题,规定博士生去完成其中的某一部分。二要取消对研究生做国民经济、尤其是生产企业实际科研课题的限制,取消“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的界限。

  其次是研究生论文要发表谈何容易,并且要发表在国家339种核心刊物上才算数。而这些核心杂志,每年能刊登多少篇文章?假设以300种计,有月刊有季刊,以平均每年出10期计,每期可登40篇论文,总共可发表12万篇文章。但200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总数超过20万人,明后年还将继续递增。他们毕业时,几十万篇论文从何而来?到哪儿发表论文?

  邓善熙委员认为,要求研究生做课题的同时发表一些学术论文,这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应对论文的数量作硬性规定。现在的研究生为了赶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发表论文的指标,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对策”:没的写,就在网上下载某偏辟小国、不知名大学、发行量很少的杂志的洋论文,改头换面,甚至只换个作者姓名,就拿去投稿,这就是近年来陆续出现剽窃、造假论文的由来。至于低水平的重复,更是不计其数。

  基于上述两个问题,邓善熙委员建议,学习和推行国外“读学分硕士”制度。

  在国外很多著名大学中,硕士生读30至45个学分课程,不做课题研究和论文便可毕业,但他们的理论基础却很厚实。通过每门课程做大量作业和实验后,动手能力并不比我国的硕士生差,同时又为部分人攻读博士打下很好的理论基础。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邓善熙委员建议我国大学本科学习,主要以打好数理化基础为主,适当学习一些面宽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学位,要在某个专业学科上,深入学习该专业基础理论,夯实专业理论基础,而不应像现在的硕士生那样,只上一年课,便忙于搞一年半课题研究。推行“读学分硕士”的制度还可带来另一好处,使有限的真正科研课题留给博士生去做,解决课题不足以及要几十万硕士生发表论文的难题。

  邓善熙委员呼吁,教育要发展,体制要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学习国外的“读学分硕士”制度,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