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9年考研政治考前必背重点20题之9: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都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9 21:45:40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重点题9: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道路的分析,联系今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点背景透析】

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迫使各国采取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但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引起的环境、能源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并且制约了我国今后的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关材料精粹】

相关材料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任务:

——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在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在未来20年中,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但是,仅凭经济规模的叠加,已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发展的需要和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尖锐。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如何吸收在城镇化进程和结构调整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要的渠道。要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扩大就业。

相关材料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1新型工业化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国情出发,对工业化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了科学规划,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中国已基本完成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较快地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对已有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能源高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往往遇到严重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显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趋恶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国际环境中,这种特点的工业化道路难以重复,发展中国家必须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3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模式,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材料三: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工业化过程是科技进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关材料四:十七大相关报告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2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关材料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重的几点

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使各地区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第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过程中,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动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这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同时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此外,推进城镇化还应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促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中国城镇化的推进,不仅仅是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的简单过程,而是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致富,不仅能更新农村居民的观念,提高文化水平,还能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3实现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注意提法的改变)
1995年9月,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集约型经济增长。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的;从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转变到以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为主要手段;从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转变到以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为主要途径;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转变到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如何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总体来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微观方面入手。第一,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完善核算体系。我国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一体系的应用,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命题视角点拨】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考研政治科目中已数次得到体现。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道路来分析;二是结合当今各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来分析;三是联系我国特定的实际状况来分析,如我国的城乡对立问题、区域发展水平差距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