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1)------第一章 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4 21:05: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第一章 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
1、 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从哲学中分出来最晚。P11
2、 哲学史从古希腊开始,所以心理学史也从古希腊开始。
3、 公元前八——六世纪。
4、 阿尔阜斯秘教(相信轮回)的影响最大。
第一节 从米利都学派到埃利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P12
1、 泰勒士:米利都学派从泰勒士开始,他是古希腊“七贤”之一,他以自然原因解释自然,认为水是万物的根
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他认为灵魂是水造成的。
2、阿那克西曼德:他是泰勒士的学生,将唯物主义思想向前推进一步。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无限者指无定形的物质。由无限者分出两种互相对立的物质:热与冷。热的在外,冷的在内,不断旋转,于是形成万物。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P14
1、毕达哥拉斯认为,自然现象的基础不是物质的始源,而是数及其关系。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包含着有益的数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
2、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齐备,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3、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了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能奏出和美旋律的弦长之比是整数的,这是听觉心理学的一个发现。
三、爱弗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P15
1、爱弗斯学派是古代西方辩证法思想的代表;埃利亚学派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代表。两派是对立的。
2、赫拉克利特(爱弗斯学派)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万物不断变化,“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因为火永远在变化,所以他以火代表万物的根源;万物由火生成,复归于火。
3、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的身体是土,而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也是干燥的,“最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的,最好的”。
4、巴门尼德是南意大利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思维、逻辑、才能达到真理,感官经验是虚妄的;存在的是可思维的东西,不可思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物质也是思想。
第二节 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
一、恩培多克勒P17
1、恩培多克勒:他将世界是变的与不变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水、火、空气。他认为土、水、火、空气是不能自动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他称这种物为爱,憎。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爱憎带有物质性。万物不同,是因为所含四根的相对数量和排列的不同。
2、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
3、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构造;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演说家是舌头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艺术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4、 恩培多克勒有生物进化的初步思想。
二、阿那克萨哥拉P19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物是根本不变的,四根本来就是混合物。
三、德谟克利特P20
1、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挥留基伯的原子论,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它的数目无限。无数原子在无限的空间朝一切方向运动,因撞触而生成世界万物。物与物间由于所含的原子数目大小、形状、位置和排列的不同而不同。
2、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死时,灵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不存在不死的灵魂。灵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别集中于感官、脑、心脏和肝脏。脑是思想的器官,心脏是意气的器官,肝脏是欲望的器官。
第三节 古希腊医学中的心理学观念
一、阿尔克美恩P22
1、阿尔克美恩是西方第一个从事动物解剖的人;他发现了视神经和中耳管,并曾用孵过的鸡卵观察胚胎的发展。
2、阿尔克美恩认为脑是感觉和思维的器官。
二、希波克拉底P22
1、 希波克拉底长于外科手术,善于诊断和治疗,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一切病都是由于自然的原因,与神无关。他的著作《论圣病》是一本专论羊痫疯的书。他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2、 希波克拉底将四根说系统化。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生于脑(水根),黄胆汁生于肝(空气),黑胆汁生于胃(土根),血液生于心(火根)。正是这四种液体“形成了人体的性质”。
3、 希波克拉底在《论水、空气和地域》一书中,论述了地理环境,气候等决定人的体质和民族的心理特性。
第四节 智者的兴起
一、 普罗泰哥拉(雅典)P24
1、普罗泰哥拉是第一个“智者”,“在私事上和公事上的明智”。在认识论上普罗泰哥拉是个经验论者,他认为感觉是一切认识的本源。片面的认识物质内部的对立面。他得出了错误的相对主义的结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的尺度,也是衡量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不存在的尺度”。
2、 普罗泰哥拉认为,人不是生来就好或坏的,人人都可以教育成为好公民。在历史上,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人的美德可以由教育养成。
3、 普罗泰哥拉是最早从研究自然转向注意人事的问题。
二、 苏格拉底P25
1、 苏格拉底承认世界理性,承认宇宙的最高主宰是神。
2、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道德必须以承认人的精神本原和自然界本原为出发点。道德只是少数杰出人物所具有。
3、苏格拉底的辩论方法是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这个定义能表现这个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的东西,是人人会同意的。苏格拉底自己称这个方法为“产婆术”,是将人内部已有的知识引出来。亚里士多德称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为“归纳的论证”。
第五节 柏拉图
一、《共和国》与灵魂三级论P26
1、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王者和执政者,第二等级是武士(军人),第三等级是农民、商人和手工艺人,是物质需要的供应者,奴隶在外。第二、第三阶级要服从第一级的命令,各阶级各执其事,各安其分,这样国家才成为正义的国家。
2、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等并与他的“理想国”的等级相应。灵魂分为理性、意气和欲望。理性位于头部,意气位于胸部,欲望位于腹部横膈膜与脐之间。理性用意气控制欲望,犹如哲学家用武士控制平民一样。灵魂三级各执其事,各安其分,人就成为正义的人。他对人的心理的看法无疑是他对国家看法的缩影。
二、伊迭耶与知识即回忆说P27
1、柏拉图提出了“理念学说”,认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个别事物之外的,并且先于这些事物存在。他将这些普遍性称为伊迭耶,一般译为理念,意为形式。
2、 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这个世界。感官只能认识个别事物,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因为只有对伊迭耶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所以真正的知识都是回忆。这就是他的知识即回忆说。认识——即回忆的过程。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
一、《灵魂论》
1、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2、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3、亚里士多德把生命只限于动植物和人,相当于现在所谓的生物。他把灵魂分为三等:植物只有滋长的灵魂,动物有感性的灵魂,人则有理性的灵魂;从植物到人,灵魂的等级越来越高。高级灵魂包括低级灵魂的功能。这三级灵魂是从世界开始就有的。生物的种和属是不变的。
4、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单一的,与身体相应,身体是一个,灵魂也是一个。
二、共同感官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不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还有执行特殊感官的感觉以上,抽象思维以下的中间功能的“共同感官”。他认为共同感官位于人的心脏区域。
三、心理功能的两分法
亚里士多德区分心理功能为认识和动求两大类功能。动求功能包括感情、欲望、意志、和动作等过程。
四、对心理器官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脑。(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