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1年体育学考研全攻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2 17:53:28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不高的就业率让它始终热不起来,相对较低的录取分数线又使它冷不下去。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08年北京奥运会、10年世界杯过后,体育成为了热门话题,以体育为基础的复合型研究方向开始走俏。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体育学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由此也引爆了体育学研究生的报考热潮,体育学专业俨然成为了一匹疾驰的“黑马”。

  一、专业特性

  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专业,各院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又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对2009年开设体育学研究生专业的院校调查显示,开设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院校占55%,体育教育训练学占83.3%,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均占35.8%,其中有的院校开设不止一个专业。

  1.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中的“纵横家”,上到哲学、文化,下到管理、传媒,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广泛。主要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及其基本规律,从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现象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多样化地思考关于体育的不同侧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设体育管理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体育社会学、体育新闻学、体育哲学、体育经济管理、体育传媒、体育心理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法学、体育与文化、体育政策、体育公共管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研究方向。

  2.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中的“医生”,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体与运动的关系,也是一门研究关于养生与运动关系的学科。该专业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是专业性较强,要求对人体运动体系的理论和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并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体质策划培养和康复计划等。

  运动人体科学下设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与营养、体质与健康、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解剖学、运动与适应、人体机能评定、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高原训练的医务监督、运动医学等研究方向。

  3.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中的“传承者”,身担教导的责任。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基础上综合而成的新学科。其建立在各项特色运动之上,并不局限于具体体育项目。

  体育教育训练学下设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足球训练理论与方法、体操训练理论与方法、游泳训练理论与方法、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

  4.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中的“环保者”,从武术与养生出发,立足于维护大众健康。主要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它以武术为主,兼顾养生及其他民俗体育,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这门学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学学科之一,建立在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使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逐渐多元化、科学化,为健身、养生活动贡献力量。

  民族传统体育学下设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教育研究、民俗体育研究、竞技武术理论与实践、太极拳与养生等。

  二、热度透析

  l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优势在于很好地把体育和人文结合起来,文理兼备,面向大众,尤其受到有志于体育传媒领域发展的考生青睐。据2009年体育学各专业报考人数统计数据表明,该专业报考人数在整个体育学报考人数中占40.8%。相比较而言,专门性的体育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开设的研究方向比较全面、多样化,师范类和综合类普通院校则次之。体育学实力强的院校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竞争比较激烈。

  参考书目:《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体育社会学》,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周西宽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报考热度★★★★

  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强、起点高、待遇优厚。越来越多的理科和医科的考研生选择在该专业进修深造,因为该专业与医科和理科在学习内容上有一些共同性,学起来相对容易,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同时,有的院校还有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南京体育学院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招生时,对有生物、医学教育背景的考研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大众对这一专业的关注一直是持续升温。

  参考书目:《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运动解剖学》,胡声宇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报考热度★★★

  3 体育教育训练学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其实也是为培养“伯乐”而存在的专业之一。优势在于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专业化程度高,发展迅速。该专业在2009年体育学报考专业人数中占了总报考人数的38%,仅次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由于该专业在就业时偏向于公务员类型,工作稳定且收入偏上,报考人数逐年攀新高。学生根据研究方向的选择倾向于不同的体育项目,可以在学习中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

  参考书目:《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报考热度★★★

  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优势在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就业范围广泛。由于其专业本身的独特性,开设的院校不是很多,竞争的激烈程度小于上述3个专业。每年上线的考生基本上都能被录取,但综合近几年的复试情况看,仍是从高分向低分进行排序。对养生、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跆拳道、柔道)比较感兴趣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此专业。

  参考书目:《学校体育学》,潘绍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体育心理学》,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报考热度★★

  三、就业比较

  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研究型人才。一般就业单位以高校为首,专业性机构为辅,其他次之。想要报考体育学的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就业目标作出选择。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特点选择从事不同的体育人文方面的研究或是从事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由于其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就业范围广,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咨询指导、健身养生、经营开发与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引进大量高层次的体育学专业人才,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入,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好,其具体的就业去向有如下几类:

  A. 体育竞技专职人员

  该专业在从事体育竞技专职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体育管理。可以担任体育经纪人工作,组织群众性活动、比赛、做体育广告代理。还可以在竞技场上担任相关的管理工作,统筹全局,规划活动。这个行业比较欢迎有大局观,组织能力强,有领导才能的毕业生加入。

  B. 体育类教师院校师范人员

  在体育类的教师师范人员分布中,该专业的毕业生留在高等院校居多,因为高校设有专项的体育研究方向,专业对口,工作环境比较稳定。

  C. 体育综合人员

  体育人文社会学不同方向的毕业生进入体育传媒的几率比较高,成为记者、评论员,借助体育知识和从业经验等优势,向大众传播体育信息与知识。工作环境充满激情,收入中等偏上。体育传媒比较欢迎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随机应变,有较强捕捉新闻信息及分析综合能力的应聘者。

  D. 其他

  毕业生还可以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会的相关群众体育工作,企事业单位比较欢迎组织能力强,有服务精神的毕业生加入。准备进入研究所之类机构的毕业生,要在思想作好忍受孤苦的准备,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其他3个专业是比较枯燥的,学术性很强。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到各级教学单位任教;到各级各类体科所从事科研;到各运动队、体工队、训练基地当队医;到医院康复科、疗养院、社会福利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会所娱乐与康复部门、健身俱乐部、宾馆、酒店等娱乐健身场馆及残疾人员康复机构等工作。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一专多能”的特点,是集适应型、科技型为一体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受到各方的欢迎。

  A. 体育竞技专职人员

  可以选择进入竞技运动训练基地、运动队等从事医疗保健工作,为运动训练服务,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兼任一定科研工作。除了运动员、教练员之外,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队医的工作,具体包括运动员的营养师、药剂师、理疗师、保健师、医务监督人员等。

  B. 体育院类教师校师范人员

  从工作性质来看,主要进入各级教学单位(主要是大、中专院校),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工作。教书育人是社会层次较高的职业,生活相对稳定和自由,也比较受人尊敬。偏向理科的专业性质使其教学的条理性比其他3个专业清晰,系统性比较强。

  C. 体育综合人员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因而到高级宾馆、饭店、俱乐部及体育健身场所从事机能测试和评定、运动健身指导和营养指导工作也成为一种不错的就业选择。而从目前状况来看,各健身中心健身设备先进完备,健身教练也不少,健康指导却十分缺乏。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收入不低。

  D. 其他

  此专业毕业生还可以进入军队系统。或者进入体育科研机构(主要是国家体委科研所,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科研所等),主要任务就是做科研,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该专业科研工作的实践性比较强,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就业取向上可优先选择成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培养专业运动员的私人教练。如果毕业生能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较高,择业面则更宽,活动空间大,因而需求量不断增长。

  A. 体育竞技专职人员

  主要根据自己进修的运动项目发掘、培养具备体育潜质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竞技水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的毕业生可以在第一线从事体育工作,但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特征。如教练考试员既要负责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又要对运动队进行管理,因此比较适合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B . 体育类教师院校师范人员

  社会的进步给高校体育教师带来许多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体育教师既要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要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相关技能的毕业生比较适于这样的工作。按平均周工作量计算,教师大约有30%左右时间可自由支配,这就给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业务进修、学术交流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C . 体育综合人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健身场所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体育教育训练学这个专业的不同运动方向的毕业生都可以从事健康保健教练的工作,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健身教练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收入与学员的多少有联系,有专业基础,又能拥有个人魅力的毕业生在这一行业比较受欢迎。

  D . 其他

  合此毕业生中都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的拥有测定资料的处理、分析技能以及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科研工作或到实验室和运动现场进行实验测试,以研究和解决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生毕业后可在体育产业、教育机构、武术院(馆)、各级体委及武术队、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安战线等从事教练、保安、教师和其他社会急需的体育工作。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更多地亮相于世界舞台,就业形势呈明显上升趋势。

  A. 体育竞技专职人员

  前景比较乐观,但总体发展速度趋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热情开始转向“自身健康”和“社会体育”,对竞技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民俗传统体育学专业常常被作为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的“跳板”而存在,同时竞技武术教练员也是比较好的就业方向之一。

  B. 体育院校师资人员

  可以根据选择的研究方向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师或教练,该专业的特色教练项目是武术和太极,目前我国重点中学和各大高等学院都开设了该项运动,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较容易在面试中取得成功。

  C. 体育综合人员

  武术拥有广泛性铰强的群众基础,几乎占城乡居民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一半。据不完全统计,分散在全国各地并已注册登记的私人武术馆(校)就有一万多个,武术人口总数约近7千万。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学所培养的高素质社会武术指导人员将大有市场前景。此外,与该学科相关的“运动养生”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在专门性的会馆工作都拥有中等偏上的收入,但随市场波动而上下起伏。

  D. 其他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毕业后,素质过硬的优秀人员还可加入公安队伍,既有力地支援了公安队伍的建设,又提高了公安干警的素质。而公务员类的岗位更有挑战性,还可以继续从事与所选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深造等。

  四、薪金情况

  据了解,体育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的部分薪酬状况如下,仅供参考(少数发达地区除外):

  普通院校教师(包括学术的各科教师、体育教师等):起薪1000~1500元/月,随工作年限薪酬逐年递增,福利完善。

  体校教练:起薪1000~2000元/月,系统性强,眼光的高低决定其前途性和薪酬增长率。

  健康教练:起薪2000~3000元/月,薪酬随所选会所的规模和实力有关,优秀的独特体育技能也影响薪酬增长率。

  体育记者评论员:起薪2000~3000元/月,薪酬随信息的收视率、关注度有一定浮动。

  五、考试提点

  拥有个人特色,面试易受青睐

  选报体育学专业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所要选择的研究方向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加强对英语的练习也可以提高考试的成功率。考生还应对历年试题中的各项专业名词要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形成专业课的逻辑体系。同时,考生要注意提高素质,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相关问题及当前现状分析要下笔流畅。在考前考生最好还能对专项理论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和剖析。导师都比较喜欢有自己观点、理论知识牢固的学生,因此考生应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上线率基本在10%~13%左右,博士的上线率在1%~5%(初试上线率=上线人数/报考总人数*100%)当前体育学研究生招生复试淘汰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一般在1%~12%左右(复试淘汰率=复试淘汰的人数/参加复试的总人数*100%)。初试成绩占50%~70%,复试成绩占30%~50%。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相对好一些,上线就基本可以录取,但综合复试情况来看,排名靠后的考生仍处于劣势。在面试时拥有个人特色的考生比较受考官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