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考生选择:当时当下,我该不该考研?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2 9:38:17  文章录入:teng91  责任编辑:teng91

  以前考研是一劳永逸的快意事,学业、工作上的难题都迎刃而解;现在考研却让人纠结万分,考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我花几年考?我考什么学校?我考什么专业方向?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于是“考研”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隐藏乱象的大背景,成为值得考生努力思考的人生命题。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我相信,一年之后,你们会回来的。

  --毛泽东

  “考研”是值得的

  有人说当年本科毕业时可以进四大、银行、基层公职机关,而读完硕士以后门槛陡然提高,不仅没有学历优越感,还少了先发优势--当年的同学很多已经在新岗位上站稳脚跟,而自己还不知道能否有合适的工作。

  学历越高越希望直接工作、越追求稳定,越看中专业的相关性,国企对学历、专业的要求更高。从个人和人才市场两方面看出,研究生学历对于求职起到正向推动。

  坚定这条路,走下去,直到光明出现,这就是考研人追求的目标。

  马丁·路德·金可能是说了:“我有一个梦想,”但后半句应该是,“不过它可能只是个梦想。”激进而盲目乐观的人们没有容他说完,不然他也不会死于非命。

  --王小贱《失恋33天》

  研究生:只是平台和门槛

  时过境迁,研究生招生不管从规模数量还是从培养目的、教学方法、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在以学术指标衡量高等院校培养质量的体制下,求职诉求与教育目标不匹配,造成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角色错位--跟导师发论文还是找个实习机会。学术标准与职业诉求的矛盾已经非常明显。

  考生选择:把握大方向、减少细分项

  全国硕士研究生高校人气榜以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查询系统历年用户访问数据为指标,被关注度居前的10所高校中厦门大学居首。清华大学排名仅列第五,主要原因应该是以工科为主,同时报考难度较高。而北京大学由于报录比较大,难度高,关注度未进入前十。

  选择竞争压力小的院校为目标,是大部分考研人的一般心理,但是又放不开名校光环、繁华都市的种种诱惑,总想能够打个擦边球,寻找热门院校的冷门专业或者处在优越地理位置的非名牌院校。

  解决报考选校的唯一方法是把握大方向、减少细分项。选择何种院校、专业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而非外部影响。

  首先,成绩是硬道理。

  其次,量力而行,运用有效手段合理评估自身。

  再次,不跟风,也不特立独行。

  对于考生本人来说,除了学习知识以外,综合素质、人脉关系、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提高,都是研究生教育所能增加的“软实力”。聪明的考生不能寄希望于制度本身发生根本变化,至少目前状况无法随意愿转变。顶住双重标准带来的考验,突破自我,才能斩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