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 客服中心 | 意见建议 | 投放广告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研友俱乐部-享受沟通的乐趣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2010年天津高校考研大纲
·全国招生院校研招办网址导航
·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国家复试分数线汇总
今天是     考研专业课协议保过,不过全额退款!            天津高校考研专业课服务体系,助力考研!            南开大学法学院2011年考研专业课保过,不过退款            天津高校2011年专业课辅导火热招生中            风雨兼程,你我见证-天津考研网7周年庆有礼相送!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文都教育:2007考研政治考前必背20题
文都教育:2007考研政治考前必背20题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文都教育   更新时间:2006-12-6 15:20:09
 重点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题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重点题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题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重点题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题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题7: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及意义

  重点题8: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重点题9:解决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重点题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题11: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现实意义

  重点题1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时期的两个“工业化道路”

  重点题13:正确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重点题14:台湾问题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重点题15: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重点题16:“朝核问题”及中国的影响力

  重点题17:国家利益、民族冲突和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特点

  重点题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题19:从日本新首相访华看中日关系

  重点题20:中国的能源战略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重点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运用联系和系统原理的有关内容,分析说明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又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专门讲话,最近的“十一五”规划又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大的专题提出,2006年10月初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议的主题,可见这个问题很重要。

  2005年考研政治真题只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个材料分析题出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2006年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点等角度作了考查,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作为会议的主体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这个知识点,考生还要特别重视。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联系与系统

  1.联系与系统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2.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含义有两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组成要素之中,但又不是个孤立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二是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要受整体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2)结构性,及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的功能和属性既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要素的结合方式。

  (3)层次性,及系统的结构的一次隶属关系,不同层次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运动规律也完全不同。

  (4)开放性,即系统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4.联系和系统的现实意义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发挥整体的作用。

  相关材料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要求及重点

  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九大任务”)是: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4.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六大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

  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近期的“五项重点工作”):①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②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③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④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⑤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关材料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3)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4)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2)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3)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7.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②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③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⑤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⑥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⑦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⑧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⑩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相关材料4: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

  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命题视角点拨】

  考生更要能运用哲学中的相关原理阐释我党提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十一五规划”的重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目的及其合理性,因为制定上述每一项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政策的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事项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及其现实针对性,考生应多做思考。另外,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其作用原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考生应注意。这里还要强调的事,2005、2006年考查该知识点的角度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及其特点”,2007年考生的备考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构建”上。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考研暑期复习友情提示:不要盲目攀比
    专注和自信让我的考研一路前行
    考研数学解题要养成认真的习惯
    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参考书不是每本必读
    考研政治82分:复习安排重在系统和条理
    忘掉考研地平线:基础薄弱考生也能读研
    过来人奉献考研复习15条忠告
    形势与政策:《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2009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专项模拟试题
    前命题人2009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建议
      热卖考研资料
      全国考研专业课试题笔记资料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 心理学 历史学 计算机统考 考博资料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89761570,8976173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1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易考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2-808(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局营业执照注册号:1201011009852,点击查询!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27056088,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500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