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院校 >> 天津 >> 南开大学 >> 招生简章 >> 正文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2018年与2017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2018年与2017年对比一览表
责任编辑:上善若水29  作者:上善若水…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9-22 16:53:22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2018年与2017年对比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2018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何如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篇幅过大,小编提前告知大家此科目没有发生变化哦!那么为大家公布一下大纲好啦~

一、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是全日制经济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政治经济学部分。 本考试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关于考生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

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考生用中文答卷。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内容参见考试大纲。总分为50分。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政治经济学”一词,开始是由法国的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提出来的。重商主义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他们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把经济学的中心放在研究商品货币关系上。这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仅仅描述了经济过程的表面现象。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说是最早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纯产品”(剩余价值)的唯一生产部门。重农主义对“纯产品”的研究,已使他们开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上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到大卫.李嘉图最终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的。马克思运用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结构、本质特征及运动规律,进而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发展以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创了人们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以“破坏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劳动和生产工具。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力的三个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素。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都不能离开这三项要素。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一次性过程,而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这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称作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所有这些经济关系都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一切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中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生产过程运动的直接目的以及各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都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

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的内容。

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广义地说,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消费即生产资料的消费过程本身属于生产过程。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了,经济体制也会随之发展变化以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体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它作用于生产力并反映着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体。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又必然决定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根据其性质的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就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内。

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3)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是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1)唯物的观点。(2)发展变化的观点。(3)矛盾的观点。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重要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所谓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的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所谓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经济学科除了政治经济学之外,还包括研究各个部门领域的经济理论,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经济学科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则属于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其他各个分支学科乃至整个科学的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来研究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的。而国民经济各个具体部门、具体运行环节也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的发展、变化也都受相应的经济运动规律的支配。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发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一般本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对于认识经济分支学科领域中各个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3、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社会形态无关,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4、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第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第二,它是社会使用价值。第三,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商品的价值

1、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量的关系或比例。

2、价值: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本质。

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统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第一,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第二,一种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其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没有价值也不会成为商品;第三,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并不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也不形成价值,因而也不是商品。

   2)矛盾性: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第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对同一的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互相分离的,在商品买卖中,任何商品生产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以商品交换为条件。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1具体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3、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二、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2、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

3、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个永恒范畴。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两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2)两者存在矛盾和差别: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条件,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5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证明的,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若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在生产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2)若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在生产该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就能得到全部补偿。

3)若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不仅可以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4、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每一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

    2)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进行换算的。

    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换算比例,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进行的,也不是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而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自发地确定的。

二、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2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4、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等。在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5、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第四节   价值形式

一、简单价值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2、公式表示:1只绵羊 = 2把石斧

3、相对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等式左端)

4、等价形式: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式右端)

5、两者的关系:一方面,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

6、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形式。

二、扩大价值形式

1、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40斤粮食

                                       =20尺布

2、公式表示:           1只绵羊        =2把石斧

                                       =2克黄金

                                       =……

 

3、(1)进步性: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比简单价值形式更为充分,范围更广,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2)局限性:从相对价值形式看,每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都是一个无穷的系列,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的一般等价物。在实践中,这种局限性表现为交换过程中的困难。

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40斤粮食=

                     20尺布  =

 2、公式表示:       2把石斧 =         1 只绵羊

                     2克黄金 =

                     ……  

 

3、(1)进步性: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在扩大价值形式上出现的困难,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2)局限性: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主要是金和银)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40斤粮食=

                      20尺布  =

 2、公式表示:        2把石斧 =        2克黄金

                      1只羊  =

                      ……  =

 

3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取得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特权地位,并不是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收藏和携带;二是不易腐烂变质,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易分割和合并,质地均匀。

4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但私人劳动并不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

3、要实现商品交换,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必须同时具备双重社会属性,即社会有用性和社会均等性。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对商品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凝结着一般的人类劳动。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要有“想像的或观念的”货币即可。

4、价格标准:计量货币的单位及其等分。

5、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

6、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7、价格与商品价值的背离有两种形式:

第一,量上的背离,即用价格表示的货币数量在价值上与它所反映的商品价值不一致;

第二,质上的背离,即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使有些没有价值的物品也有了价格。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出现,使卖与买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分离,这种矛盾形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则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4、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纸币产生的原因。

5、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以下各种职能都是由这两种基本职能所派生出来的。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

2、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要求:必须是足值的金属铸币或贵金属本身。

3、货币贮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贮藏金银;二是贮藏金银制品。

4、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在实行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四、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起因于赊账的商品交易。

3、赊购现象出现的原因:

首先,因为商品的生产时间有长有短,并且有些商品的生产受季节性的影响,商品生产者在商品售出之前就需要货币以维持生活及再生产;

其次,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其价值的实现还有个过程。这就使部分商品采用延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进行交易。

4、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起着双重作用:

第一,作为价值尺度确定赊销商品的价格,衡量买者到期必须支付的货币额;

第二,作为观念的流通手段,充当买者和卖者赊销商品的媒介。

5、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生产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在支付环节上产生了危机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用于:

首先,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

其次,在世界市场上,贵金属也可以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别国的商品。

第三,贵金属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以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资本输出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3、小结:

第一,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地体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第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它各种职能都是由这两种基本职能所派生出来的。

第三,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的,它们反映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货币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贵金属转化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在实践中采取了从纸币到银行账户、信用卡等各种形式,转化为一种纯粹的账面数字,这一过程就是货币的虚拟化过程。

一、货币虚拟化的历史过程

1、最初的纸币:银行券 (可兑换为贵金属货币)

2、20世纪20年代以后,特别是1929—1933年大危机以后:法币 (不可兑换为贵金属货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虽然各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从而间接地与黄金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是此后在各国的货币储备中,美元以及其他的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相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货币支付及结算的电子网络

5、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更趋于向无纸化和无形化演变

6、货币虚拟化使得:(1)货币不再是特殊商品的体现物;(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的存在完全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系统以及良好的政策管理,货币职能的发挥也依赖于这个系统的良好运行和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货币虚拟化的逻辑过程

1、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的职能成为货币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逻辑结果。原因: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超出了贵金属货币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早期使贵金属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的种种特性,如便于携带、便于分割等优点同逐渐发展起来的信用货币和信用与结算工具相比,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2、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中央银行制度作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制度机构,承担着对货币数量进行控制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一、贵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G = P×Q/ V。其中,P表示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Q表示商品的数量,P×Q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V表示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的平均流通速度,G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该式表示流通中的贵金属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P×Q)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

3、考虑到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影响,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公式:G= P×Q-C+D-E/ V。其中,C为延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D为本期到期支付的债务总额,E为互相抵消的交易总额。

4、贵金属货币(以铸币制度为例)流通情况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可以自动地调节。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2、包括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数量公式:M=P×Q/ V1+SP×SQ/ V2。公式左边为货币的供给量,右边第一项为商品交易对货币的需求量,第二项为金融资产交易对货币的需求量。其中,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纸币及其它形式)数量,S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SP表示证券的一般价格水平,(SP×SQ)就是每年金融资产交易总价值量。因为金融资产的交易速度往往与商品的交易速度不一致,因此在新的货币数量公式中,应将二者加以区别。用V1表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流通速度(或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速度),用V2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

 

第三章  价值规律

第一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2、对价值规律的理解: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看,价值规律则是等价交换的规律。因为在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上,生产是第一位的,生产决定流通。因此,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就是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等价交换无非是价值决定在流通领域中的体现。

3、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侧重于从部门内部决定单个商品的价值,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侧重于从整个社会劳动总量角度衡量该部门商品的价值总量。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整个价值规律的基础。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也是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的原因之一。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性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者低于价值,但从长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二者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化来看,商品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第二节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能够自发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

1、价格机制: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机制。

价格不仅决定于价值,还会受到供给关系和货币价值的影响。

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以价格能够灵活的反映价值、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的变化为条件。

2、供求机制:商品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机制。

影响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①商品自身的价格。②生产成本。③生产的技术水平。④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⑤政府政策等其他因素。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①该商品的价格。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③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预期。⑤消费者偏好等其他因素。

供求机制的作用过程:

1)供求平衡时,商品价格与价值基本相等,再生产正常而顺利的进行;

2)供不应求时,卖方处于主导地位的市场。商品价格超过价值。生产者凭借高昂的价格就可以获利,促使他们扩大生产;

3)供过于求时,买方处于主导地位的市场。价值无法实现,生产者纷纷采用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管理等手段降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迫使其他生产者也这样做,供求机制就能够起到促进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3、竞争机制:商品生产者之间、购买者之间、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为实现他们的行为目标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机制。

在商品经济中,竞争机制反映了竞争与价格、供求之间的联系。

公平的竞争环境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垄断是竞争最直接的对立物和竞争最大的破坏者。

4、三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1)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它们共同作用,相互促进,一起贯彻着价值规律。另一方面,三种机制之间又相互制约。

2)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种机制中,价格机制处于中心地位。这是因为:①供求机制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的。②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也受制于价格机制。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 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

第二, 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第三, 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经济的其它规律。

 

第二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本篇将通过阐明资本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如何再转化为资本,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第四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一切资本的投入都总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资本总是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

资本流通的确切公式应该是: GWG(货币—商品—货币

其中,G′大于GG′=G+GGG的增值额。马克思把这个超过原来货币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就是为了这个剩余价值而投入货币的。当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这个公式,反映了所有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首先,它直接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其次,它也反映了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再次,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GG′,只不过是把GWG′表现为一种简化的形式。GWG′综合地反映了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所以,马克思称其为资本的总公式。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流通的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第二,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流通的WC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是已定的,也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价值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但不会发生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等价是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于是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所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根本条件。

三、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具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是自己劳动能力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力只是按一定时间出卖,而不是终身出卖而成为奴隶。其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其他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两个基本条件,在历史上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在小生产者日益分化,特别是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大批的农民丧失了土地以及小商品生产者破产沦为无产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内容:(1)为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的上述各种物质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乃至自然条件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除了其价值决定外,更体现在其特殊的使用价值上。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就是为了利用劳动力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来使资本价值增殖。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越大,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样是一般的人类劳动过程。它作为劳动过程,也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采取了资本的形式,被用来作为雇用和剥削工人的手段;广大工人则是作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进入劳动过程的。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归资本家所有了。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迫使工人去劳动,于是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

二、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产品。但是资本家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剩余价值。他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劳动过程还是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的预付资本总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参加产品的生产,消耗自己的使用价值,转移自己的价值。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只是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这一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

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不仅能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一个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来,所以称为可变资本。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既然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结果,那么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即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如用m表示剩余价值,用v表示可变资本,则: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剥削率。

    工人一个工作日的劳动实际上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劳动时间再生产出工人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等价物,因此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的劳动称之为必要劳动;工作日的另一部分时间,也即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的劳动称之为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资本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一条途径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另一条途径是增加预付可变资本来雇佣更多的工人。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一个既定的量。因此,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的最高界限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到劳动力的价值,就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三、资本主义管理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企业具有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化生产的微观组织,另一方面它又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一种特殊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企业的二重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也具有二重性,即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增殖的要求。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工人的工资却表现为“劳动报酬”或“劳动的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这样工人就得到了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工人出卖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在表面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二、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计时工资,另一是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由于计量劳动时间的单位不同,计时工资又有日工资、月工资、周工资、小时工资等不同的具体形式。计件工资是资本家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都是以劳动力的价值为基础的。

三、工资的变动与工资的国民差异

在比较和衡量工人工资水平的时候,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非常重要的。名义工资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也叫货币工资。实际工资则是指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在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上,有两点应该注意:第一,二者一般是一致的。在物价和税收等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就越高;反过来,名义工资越低,实际工资也就越低。第二,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又会不一致。因为实际工资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名义工资,还取决于物价水平。

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雇佣工人的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是工资的实质,因而影响劳动力价值变化的各种因素,也就成为影响工资变化的因素。

 

第五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进而也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再生产按照其规模特征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按原有规模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则是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上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二、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过程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工人不仅创造了可变资本,还创造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也都是由工人创造的。雇佣劳动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进行着两种不同的消费,一种是生产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费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力,其结果为资本家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产品;另一种是生活消费,即工人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以满足个人生活的需要。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再生产被消耗的劳动力,从而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甚至工人繁衍后代也成为保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一个手段。雇佣工人无论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过程以外,同劳动工具一样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方面,工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商品,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这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从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家;同时,每次生产过程结束,工人通过个人消费补偿劳动力的耗费,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继续向资本提供剥削的对象,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生产出来了。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扩大再生产的场合,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其次,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第三,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剩余价值转化成了资本。因此,所谓资本积累就是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没有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就无法扩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一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二是资本主义竞争规律,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二、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数量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同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多。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第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掉的资本。第四,预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剥削越多,积累越多;而积累越多,剥削也就越多。这是一个规律,即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不仅会在数量上增大,而且在构成上也会发生变化。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一般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每一个劳动力所支配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就叫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可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的,它们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就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时期,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生产以手工劳动为基础,扩大再生产一般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因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很缓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资本的有机构成开始不断提高。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就表现为不变资本的增大和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形式来实现的。所谓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也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使个别资本的总额不断增大。资本积聚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聚的增加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2)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它既可以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把原来分散的较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大规模的资本,如股份公司等。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不断进行的资本积累,造成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亦即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经常存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表现为过剩的人口。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比重日益下降(尽管资本总额的增长也包含着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增加),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益相对减少。既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成为推动资本积累的杠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马克思正是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所作的详尽考察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资本的数量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从而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2)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失业人口也越多。工人失业时,虽然不受劳动折磨了,却陷入了贫困的境地;(3)产业后备军越大,需要救济的贫民就相应越多。

尽管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借助金融资本和信用制度,利用各种手段,使资本积累的范围已经越出国界,积累规模空前扩大,其结果必然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贫穷和苦难的积累,这是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作用的总趋势。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以便对社会生产实行有效的管理,并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劳动产品,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这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在根本上具有对抗的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三篇  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篇主要阐述资本循环运动的规律及其实现条件。首先考察单个资本的运动,包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然后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实现问题。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及其三种循环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与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和运动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的价值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顺序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相应地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实现增殖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在市场上通过购买转化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GW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商品是生产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量上二者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量的比例关系是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和剩余劳动时间长短所决定。因此,货币成了为获取剩余价值而预付的货币,成了货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为属于资本家的资本结合而进入生产领域,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这个阶段在资本循环的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通过出售商品,资本又重新回到了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开始预付的货币相比,在数量上发生了增殖。这里商品的职能在于实现剩余价值,所以是商品资本。

以上三个阶段构成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全过程,用公式表示为: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的运动是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从这个过程看,循环中的资本不仅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而且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各自的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然后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出有剩余价值的商品,最后出卖商品,又回到货币形式,取得比预付的货币更多的货币。用公式表示为:

货币资本循环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把产业资本循环中价值增殖的目的和动机表现得最为明显、醒目最为典型;其次,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一般的表现形式。货币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独立化的一般形式所以以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货币资本循环,就成为资本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第三,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的表现形式。货币资本循环是把资本价值增殖的本质特性表现在金光闪闪的货币形式上,好像货币自身就能带来更多的货币

 

2.生产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然后通过出售,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再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重新开始。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资本循环表示生产资本职能的周期更新,表明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增殖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在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过程居于两个生产过程的中间,充当再生产过程的媒介。

生产资本循环直接体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在生产资本循环中,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因素,资本只有抛弃这种形式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式,才能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是,生产资本却又带有另一种欺骗性,这就是,生产资本循环把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为生产而生产,似乎再生产本身就是目的。

 

3.商品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经过出售阶段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重新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资本循环是从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开始的。这使它与前两种循环形式相区别。商品资本的循环以W′为起点,它包括资本价值运动和剩余价值运动、资本运动和收入运动、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这些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因此,商品资本循环是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最适当形式。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实现资本循环的连续不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空间上并存空间上的并存是指全部资本价值必须分为三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并相应地在循环的三个阶段上使这三种职能形式各自同时发挥作用。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时间上的继起。时间上的继起是指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的资本,每个都要按照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依次变换它的存在形式,实现自身的循环。产业资本不在任何一个阶段非正常地停留,否则整个循环运动就会中断。

产业资本必须使它的三种职能形态在运动中保持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这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只有把产业资本按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才能顺次继起。另一方面,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又只能是三个阶段顺次继起的结果。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与周转速度

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运动。这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同是对资本运动的考察,但是着眼点不同。资本循环的着眼于资本运动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和与各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形态,以及资本循环运动连续不断的条件。资本周转的着眼于资本周转运动的速度与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反映一定时间内预付资本价值周转的快慢程度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衡量。

资本周转时间指一定量的资本价值完成从预付到如数流回一次周转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一年内)资本价值的周转次数,它等于一年的时间除以资本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U代表资本周转时间的计量单位(年),u代表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那么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速度成反比,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年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年周转次数越少,周转速度越慢。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资本周转时间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一)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是产业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生产时间两部分。

劳动时间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有用产品的时间。非劳动生产时间是指生产资料处在直接生产领域,但不劳动力发生结合的时间。它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以及正常的生产停工间歇时间等三部分

流通时间是产业资本经历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个部分。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流通组织的发达程度、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构成资本周转的时间,即:

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劳动时间+生产要素储备时间+生产设备维修时间+自然力作用的时间)+购买生产要素的时间+销售商品的时间

(二)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按照生产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那些使用价值整体地、连续地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程度,逐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改变形态或消失,价值也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

表现为劳动力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生产出来。但从价值周转方式上看,工人每次在劳动过程中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也是一次全部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在这一点上和原材料等是一样的,所以也列入流动资本的范围。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之间的不同:对生产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存在以下区别:首先,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来源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二,划分的标准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标准是资本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依据资本价值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决定了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较慢,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较快;在预付总资本中如果固定资本的比重大,就会延缓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流动资本的比重大,总资本周转速度则会相对加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独立运动的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要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而想方设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但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会有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周转速度必然呈现缓慢的趋势。

三、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固定资本是根据它每次生产的平均磨损程度,把价值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磨损程度决定其价值转移的大小。固定资本的损耗,按原因的不同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磨损也称为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物质形态不变,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也称为精神磨损。无形磨损的形成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生产同样劳动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的劳动资料贬值;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新的效率更高的劳动资料的出现使原有劳动资料贬值。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造成的资本价值损失,不能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补偿。

固定资本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由于磨损而丧失使用价值,退出生产过程,这时需要对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上进行补偿,这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即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把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在产品销售以后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固定资本全部价值转移完毕用于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提取出的资金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为了保证固定资本的正常使用,还须追加一定的维修费用,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支出,可归入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经过一定阶段使用必须大规模修理,这种大修理具有局部更新的性质,因此这种费用应属于固定资本的范围。

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是指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的平均周转。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是由一年中各部分资本实际周转次数的平均数所决定的。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固定资本原值×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次数;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一年中流动资本的周转次数。

五、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决定作用上。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在一年内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就多,推动的活劳动数量就越大,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变化。

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年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年剩余价值率反映一定的预付可变资本与它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它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低。年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工人受剥削的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作为年剩余价值量与年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只是表示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可变资本运动速度与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高于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一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才相等。

区分年剩余价值率与实际剩余价值率,关键在于区分年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使用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较快的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能够带来较多的剩余价值,是因为反复的周转过程中实际使用了更多的可变资本从而推动了更多的活劳动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生产的结构

资本周转速度还对社会生产的结构提出要求。在社会生产中,周转快的资本可以经常向社会提供产品,周转慢的资本则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向社会提供产品,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还要不断地从社会产品中取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其他部门必须能够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支持资本周转较慢的部门的生产,才会使社会经济生活不受影响。

现实经济生活中,基本建设部门是资本周转时间较长的部门,不同周转速度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基本建设与当前生产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合理比例,必须要处理好基本建设规模与社会承受能力的关系,基本建设规模必须要与国力相适应。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在独立循环和周转过程中进行价值增殖、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个别资本。个别资本在运动中彼此联系、相互衔接,构成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的区别:个别资本运动不包含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简单商品流通。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则包括了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实现过程,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不形成资本流通的一般商品流通。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发挥职能的结果是生产出来的是用于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资本就是个别资本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产品交换联系形成的,因此,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核心是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商品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也包括不形成资本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实现,也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因此,社会总商品资本循环公式是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最适当的形式。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是分析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态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

从价值上看,社会总产品由三部分组成,即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和cvm三个部分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三)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所谓价值补偿,是在价值形态上补偿已经消耗掉的资本价值;物质补偿则是实物形态上补偿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以构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一、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规模不变的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如下:

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通过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

第一,代表第Ⅰ部类内部不变资本c的产品实现,通过第I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换。

第二,代表第Ⅱ部类内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品实现,通过第II部类各部门之间交换。

第三,代表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品和代表第Ⅱ部类不变资本的产品的实现,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三方面交换关系可以用图式表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代表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的产品,应该等于代表第Ⅱ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产品。用公式表示为:  (v+m)= c                 1)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c+v+m)= c+c                  2)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c+v+m)= (v+m)+ (v+m)         3

在上述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其他两个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需的比例关系,反映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性。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固定资本补偿问题:现实中各个资本家的固定资本在实物补偿的期限上各不相同,一部分资本家在提取折旧基金和贮藏货币以便未来更新的同时,另一部分资本家已经到了用逐年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的时候。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一年间在实物形态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该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

二、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要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剩余价值不能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要有一部分作为积累追加资本。剩余价值就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m/x)、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二是社会总产品中必须有供扩大再生产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

首先,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在补偿了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要有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的产品,即:

(v+m)>c                          1

其次,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在补偿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资料以后,还要有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

Ⅱ(c+m-m/x>(v+m/x)              2

其中m-m/x代表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部分。

由上述条件还可以出其它两个前提条件:

          (c+v+m) >c+c                   3

           c+v+m) >(v+m/x)+ (v+m/x)      4

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9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假定积累率为50%;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仍然是4:1,这样,第Ⅰ部类第一年的总产品的价值将有如下组合:

    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积累,这样,第Ⅱ部类总产品价值的各部分将有如下组合:

     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需要两大部类之间三方面交换:

   

经过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补偿,第二年生产能够以扩大的规模来进行。剩余价值率仍为100%,第二年生产的结果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9800

     Ⅱ1600c+800v+800m=3200

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以后各年度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扩大再生产情况,可以根据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积累量占剩余价值的比重),按上述方法加以类推。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m/x)= (c+c)                1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即:      Ⅰ(c+v+m=(c+c)+ (c+c)         2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 Ⅱ(v+v+m/x)      3

上述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的,另两个条件是派生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

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伴随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考虑到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情况下的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第Ⅱ部类;在第Ⅰ部类内部,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又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步增大,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因而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必然比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得快。

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的相应增长为条件,并且要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在经济危机时期,商品积压、企业破产倒闭、信用关系破坏、失业人数剧增,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动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些商品是过剩的。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有二:第一种可能性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发展,使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为两个独立行为,从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出现购买力不足引起的商品过剩。

第二种可能性是因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购赊销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债务链条的情况下,如果债务链条在某个环节中断,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只是具有可能性,而没有现实性。原因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只是整个经济的局部;第二,当时的商品经济规模以及相应的市场比较狭小;并且,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止,劳动生产力不具备迅速扩张的能力,供求关系比较稳定。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和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使简单商品经济下的危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因而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矛盾: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各个生产部门相互协作,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生产处于资本家的支配之下,虽然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对企业进行有组织的管理,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客观上相互联系的各生产部门、各企业分割开来,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当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的比例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与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的扩大要求人民的购买力有相应的提高。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对抗性分配关系,限制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使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引起社会生产与需要的脱节。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要遭到破坏,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复地出现的,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由它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使再生产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通过破坏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生产与低下的消费水平暂时相适应,暂时恢复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使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又能够得以“正常”地进行。

但是,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各种矛盾的暂时的解决,它不仅没有消除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使它们不断加深和激化。随着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种固有矛盾会重新发展,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现象又会出现,又会导致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这一时期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一般来说,每一个周期通常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的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集中大规模更新,其原因在于:

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决定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呈现一种波浪式起伏的周期性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从这一次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到下一次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主要基于固定资本的自然寿命或者有形损耗而形成的固定资本的生命周期。因而,固定资本的更新成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危机、萧条期间资本家为了摆脱困境,除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外,会利用经济萧条阶段的物价低迷,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来更新固定资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进而带动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为经济复苏和高涨提供了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推动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生产规模的更大增长,使得整个社会生产扩大的速度远远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为下一次经济危机创造了物质前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由失衡到强制性均衡的一种内在机制。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社会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只能由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强制作用来维持。危机期间,工厂纷纷倒闭,大量生产资料被破坏,使两大部类之间、每个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以及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失衡的比例,强制地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能自觉地保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只能通过经济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来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实现比例的协调,说明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从根本上阻碍着生产力发展。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资本主义企业方式生产的产品,价值构成为W = c+v+m,它代表着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全部活劳动。从资本家的观点来看,他是用资本来生产,因此,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计算生产中资本的耗费,而不是劳动的耗费,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他来说就是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称为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中c+v部分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成本只按照耗费的资本(c+v)来计算,是由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的。如以k代表成本价格,则商品价值W = c+v+m 就表现为 W =k+m

成本价格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有重大实际影响的范畴:

1、成本价格反映着再生产中补偿资本耗费的需要。

2、成本价格是资本家为取得盈利的最低销售价格。

3、成本价格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差额决定着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竞争能力。

成本价格掩盖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源泉。

2、成本价格还造成了剩余价值产生于流通中的假象。资本家把补偿资本耗费的成本价格看作是商品的内在价值,从而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商品加价出售的结果。

全部预付资本尽管只有一部分被耗费形成商品的成本价格,但是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全部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就是表现为总资本的“观念上的产物”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价值实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剩余价值是事物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客观原因,一是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剩余价值的源泉就由可变资本转到预付总资本上;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价格表现为工资,似乎是资本家支付了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好像是预付总资本带来的。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的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如果用P代表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变成W=K+P

二、利润率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来表示可以写作,其中C表示预付总资本。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而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比率,即

因为c+v大于v,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即。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所表现的关系也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掩盖了真实的剥削程度。

如果以年为期计算利润率,以n代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则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第一,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

第二,如果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时利润率较高,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时利润率会较低。

第三,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利润率就越高。

第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也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五,降低生产资料的赎买价格,也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与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现象的矛盾

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按照价值出售,有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或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的资本会有不同的利润率。利润是资本运动的动机与目的,在资本主义经济表面,利润作为资本的产物,资本要求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因此,形成价值规律与资本要求的矛盾。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上述矛盾在现实经济中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转移投资、相互竞争而解决的。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差别,导致资本趋于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转移造成不同商品的供求的变动,引起它们各自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的结果,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各部门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竞争在部门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所以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就是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即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使各个部门的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照能够使资本获得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这样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相当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全社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生产价格总额等全社会价值总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由价值调节,而是由生产价格调节,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三、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影响平均利润率因素有两个,①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以及由此造成的部门利润率的高低;②社会总资本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状况。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除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各部门内部个别资本家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不变资本等手段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个别生产价格,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三、生产价格规律

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为成为市场价格基础和波动中心,这就使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

1.生产价格规格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

2.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着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领域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3.生产价格规律自发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它的最终基础还是价值规律,体现在:

1.生产价格只是在竞争条件下,各部门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手段。

2.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所以生产价格的实体仍是价值。

3.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是商品价值变化的结果。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价值转化为生成价格的客观过程,成功地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不能解决的平均利润规律和劳动价值论的表面矛盾,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科学准确。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的地位。因此,无产阶级要摆脱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要与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根据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和决定因素,在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长期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向“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减轻,这是因为工人所受剥削程度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可以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发生。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量会越来越少。利润量不仅受利润率影响,而且也受资本总量影响。如果资本积累速度很快引起资本总量较大增长,有可能抵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利润量减少有余,从而使利润量增加。

资本积累对利润量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出利润率下降趋势,另一方面,资本绝对量的增加又产生利润量增加的趋势。由于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动力,所以资本不断积累与扩大的事实表明,利润的绝对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二、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中,除了引起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外,还存在着若干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有:

1.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2.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约。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压低了工资,一方面增加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延缓了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通过对外贸易输入廉价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降低不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和直接投资,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获得巨额利润,阻碍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必然通过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矛盾表现出来。

1.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家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不断积累资本,改进生产技术,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又引起利润率下降。

2.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剩余价值生产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投资就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但剩余价值的实现受到各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和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决定的社会消费能力的限制。剩余价值生产的扩大同时也对剩余价值实现造成困难。

3.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并存。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大量相对过剩人口;而且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开办新企业所需资本的最低限额,造成众多中小资本难以独立经营,形成过剩的资本。

4.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与国际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以上这些矛盾表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第九章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

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业资本有着本质区别。二者产生的经济条件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利润获取手段及利润来源不同。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形成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商品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职能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包含着它派生出商业资本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商业资本形成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商品资本的职能由一个和产业资本家不同的专门从事流通的当事人来承担;二是专业流通当事人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资本。

二、商业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职能,无非就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

三、商业资本的作用

商业资本运动作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发挥着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的一面体现在:第一,商业资本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第二,商业资本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和缩短流通时间。

消极的一面体现在:第一,商业资本盲目扩展,流通费用特别是纯粹流通费用大量增长,导致生产资本减少,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第二,商业层次和中间环节扩张,延缓了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扩大了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第三,商业资本家为了获取暴利,往往在价格上兴风作浪,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扰乱商品的正常流通,在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上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有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促使和加剧经济危机。

第二节 商业利润

一、商业利润来源及本质

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源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似乎商业利润来自商品价值以上的某种加价,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这种表象并不能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家若以生产价格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购买商品,并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就无利润可言。这有悖于商业资本的本质。所以,问题不会出在售卖价格上,因为作为价值转化形式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必须按照生产价格售卖。这样,问题就一定出在购买价格上,即购买价格一定会低于生产价格。实际上,商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正是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买进的。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实质是产业资本家将生产价格中的一部分利润或剩余价值转让给了商业资本家。所以,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和本质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分担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专门为产业资本推销商品,可以促使产业资本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这一最终形态的尽快转变。商业资本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节省流通费用。因此,产业资本就不能独吞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给商业资本留一部分,使其得到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商业利润率

商业利润率等同于平均利润率,这是由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也即平均利润率规律所决定的。

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都得到平均利润,这是由商业部门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决定的,部门之间竞争通过资本转移来实现。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一部分商业资本就会转而去经营其他产业,致使商业资本减少,从而引起商业利润率的提高;反之,如果商业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则一部分产业资本就会转而去经营商业,由此造成商业资本的总量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从而使商业利润率下降。可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都要得到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瓜分,平均利润率就不再是只按产业资本总量计算,而是按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合计的平均利润率称为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

三、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商业职工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这是不意味着商业职工并不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这是因为:

首先,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同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业职工的工资也就同样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其次,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的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却能够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在商业劳动过程中把商品转变为货币,从而把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间接地转移到商业部门。商业职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商业职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则形成商业利润。只有依靠商业职工的劳动,商业资本家才能占有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商业剥削的实质就在于:商业资本家是利用商业职工的无偿的剩余劳动,来取得产业部门让渡给他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第三节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与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主要是指用于运输、仓储、保管、包装等方面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同样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其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直接转移到商业资本所要实现的那一部分商品中去。可变资本在转化为劳动力后,在劳动过程中也会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新价值并附着于商品体中,从而使商业资本所经营的商品的价值量增大。这个增大的部分,不仅能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而且还能提供平均利润。

二、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是与价值运动直接有关的费用。它是由商品价值的实现所引起的,纯粹为商品流通而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广告费、通信、文具、簿记、商业职工工资等。由于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性的,它的耗费既不转移价值,也不创造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无论其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都被消耗掉,因此,只有从产业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剩余价值中扣除一部分,才能得到补偿。

 

第十章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二、借贷资本的特征

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征,体现在: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三、利息与企业主收入

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收取的报酬即利息。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利息,源于职能资本家运用借贷资本从事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职能资本家由于借贷而使自己已获取的平均利润被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另一部分作为企业主收入归职能资本家自己。因此,利息的实质无非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在根源上来自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这一本质不仅包含着利息质的规定,同时也包含着利息量的规定。

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利息率通常要小于平均利润率而大于零;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借贷资本供大于求,会引起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就会提高;习惯和法律传统。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一、银行资本的构成、职能及其性质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它是银行资本家从事货币资本实际贷出活动的基础。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银行资本家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例,它是银行的股东对银行拥有的业主权益;二是借入资本,是从银行外部吸收的各类存款,在银行资本构成中占很大比例,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银行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银行业务来实现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用业务,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即吸收存款;另一方面是资产业务,即发放贷款和进行证券投资。银行除了经营存贷款业务外,还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资本家的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与转账结算、贵金属的保管、货币的兑换等。

二、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表面上看,银行利润来自存贷利息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职能资本家利用从银行取得的贷款作为资本,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便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支付给银行资本家。因此,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银行资本的构成中的自有资本不同于借贷资本家的闲置货币资本,与投资于其他部门的资本一样,是独立投资并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因而它也会像其他资本一样,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否则,银行资本家就不会经营银行业,而把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去。在资木主义竞争中,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使银行获得的利润接近于平均利润。银行资本虽然是从存、贷款利息率的差额中获取银行利润,但由于银行利润率仅是利息差额与自有资本之比,这就必然使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趋近于职能资本获取的平均利润率。当然,银行资本并不独立地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银行资本家贷给职能资本家资本,由职能资木家使用这些资本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银行利润只是放款利息的一部分。因此,虽然银行利润在本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银行利润的形成要借助于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来完成。

第三节  资本主义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及银行业的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后一途径是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已发展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行业不仅数量、种类、分支机构日益发展,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中枢,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形式。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集中化;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证券化;工具电子化。

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但又不称为银行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一方面推动了金融创新,使融资机构、融资渠道及形式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反映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资金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垄断者手中,从而使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与金融货币资本形成了进一步的依赖关系。在当代西方国家得到了日益多样化发展。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资本主义信用形式

资本主义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现代的国家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的形式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实质上也是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结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信用是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保证,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资本主义信用工具

股票、债券是主要的资本主义信用工具。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最大区别是:股票所体现的是持票人即股东与发行公司之间的所有权关系,而公司债券体现的是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同发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股票持有者不能退股索回本金,必须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而债券持有者有权按期收回本金并取得利息,对企业经营不承担任何责任与风险。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与地租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所有制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优良土地更是如此,它是稀缺的资源。正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自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以后,就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和经营权的垄断。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关系的总和。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凭借它可以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中,土地属于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租赁土地,农业雇佣工人垦种土地。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在不同国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途径,主要通过两条道路即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利坚道路建立起来的。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建立在土地私人占有基础上的适应资本运动要求的生产关系,存在着三种收入形式。

首先,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采取了地租这一收入形式。第二,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资本所有者阶级,在农业中即农业资本家。资本在经济上的实现同在工业及其他经济部门中一样,采取了利润的形式。第三,实际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者阶级,它们的收入采取雇佣工人工资的形式。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作为报酬,以换取土地的经营权。然而,土地所有权本身既不能创造使用价值,也不能创造价值。因此,作为农业资本家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那部分收入,同利润、利息等形式一样,只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农业部门经营的资本,必须能够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还要能稳定地得到一个超额利润,才能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因此,从本质上说,地租是经营土地的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它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为了准确地从理论上把握地租的本质,还必须区分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租金和真正意义上的地租。真正意义上的地租是指单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金额,它只是租用土地的资本家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的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租金除去真正意义上的地租以外,还包括:(1)土地上的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2)租地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3)农业工人劳动力价值的扣除。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

按照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它可以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一、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土地等级的差别,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土地的有限性引起土地经营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它决定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产品的个别价值或生产价格来规定;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土地所有权是这种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

级差地租按其形成条件的不同,又可区分两种: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一)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是指投入到等面积的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技术条件下,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总是会有差别的。这就决定了投入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从而使不同地块的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有所差别。既然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为基础,那么,经营优、中等土地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Ⅰ。

土地的位置差别,也是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距离市场远的或交通条件差的,所需运费就高;反之则低。运费是农产品的成本价格的一部分,运费不同,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土地位置较优的农场,由于运费较低,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Ⅰ。

(二)级差地租

如果不同的等量资本不是分别投在不同的地块上,而是先后连续地投在同一地块上,只要不同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生产率,那末,按照生产率最低但其产品又是为社会所需要投资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生产率较高的投资也会产生一个超额利润,它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这种级差地租不是产生于投在不同土地上的资本的不同生产率,而是投在同一土地上的不同资本有不同生产率,称之为级差地租的第二种形式,或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之间存在着逻辑上和历史上的内在联系。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是由于资本在不同地块投资而出现的生产率差别,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农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即资本在不断扩大的土地面积上进行经营的阶段。从历史上看,这正是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早期的情况;级差地租Ⅱ则是基于在有限土地面积上不断增加投资,由于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反映了资本主义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阶段,是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了的阶段。不仅如此,级差地租Ⅱ还是以级差地租Ⅰ的存在为基础,在同一地块的连续投资正是与决定社会生产价格的劣等地上投资的生产率存在差别才形成了级差地租Ⅱ。因此,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在不同地块上的投资,还是在同一地块上的不同投资,只要生产率出现差别都会产生形成级差地租的实体。

(三)级差地租与虚假的社会价值

在农业中,由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由平均的生产条件来决定的,而是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而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优、中等地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因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会大于个别生产价格的总和。这个差额等于级差地租的总和。马克思把它称作“虚假的社会价值。”就是说,在价值关系中,农产品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大大超过了它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总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它通过产品出售,使社会过多支付而实现。土地作为经营对象的垄断是农业中经常形成“虚假社会价值”的根本原因。而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则是其必要的条件。

二、绝对地租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

这种由土地私人垄断权所决定的,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是作为绝对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的形成条件,而土地私有权垄断是这部分超额利润形成并转化为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收入的根本原因。

由于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因此,农业资本将更倾向于向已经租用的土地增加投资来扩大经营,而不倾向于通过扩大土地使用面积来扩大经营。在租用期限内向已经租用的土地增加投资,土地经营者不会受到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因此,绝对地租的存在又促使级差地租II的增加。

(二)绝对地租的趋势

绝对地租的数量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水平。如果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当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则农产品的价值就会降低,从而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就会缩小,绝对地租也就减少。反之,绝对地租就会增加。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构成的情况下,绝对地租的来源,只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平均利润和工资的扣除。二是把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其价值以上。最终来源于剩余价值。

三、资本主义地租的其它形式

(一)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由垄断价格产生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这种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优势,适合种植某些名贵而又稀少的产品,如质量特别好的水果、茶叶等。这种土地及其产品数量极为有限,社会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又大,这类产品可以按大大超过生产价值而且超过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出售。

(二)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资本家租地建筑工厂、商店、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它同样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与农业地租相比,建筑地租有自己的特征。第一,位置对级差地租有决定性影响。二,包含明显的垄断地租因素。第三,城市土地经营的巨资性和土地投机。

(三)矿山地租

矿山地租是采掘业里资本家租用矿山开采矿产而向其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就绝对地租来讲,采掘工业劳动生产力一般低于加工工业,或者说,它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加工工业,因而矿产品能够在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出售,带来一份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

就级差地租来讲,矿山的丰度表现在矿物蕴藏量上面,相对于已开采的最劣矿山,有较高蕴藏量的等面积矿山,等量资本会取得一个超额利润;或者是就位置来讲,距离市场较近的矿山比较远的矿山,因节约运输劳动也可以取得一份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

就垄断地租来讲,某些矿山藏有稀有矿产品(正如某些特殊土地能生产特殊农产品一样),由于产品奇货可居,产生了垄断价格,带来了垄断利润。土地产品的垄断利润因土地所有权转化为垄断地租。

第三节   土地价格

一、土地价格的性质及其决定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本身没有价值,从而也没有反映其价值的价格。但土地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交易,也就有了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是以后每年土地所能提供地租的购买价格。具体来说,土地价格就是按利息率计算的地租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土地价格=地租/利率

二、地租、土地产品价值与土地价格

土地产品价值与级差地租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正比或反比数量关系。这就是说,在土地产品价值不变、下降、提高等情况下,地租数量可以不变,也可以增加或减少。

土地产品价值下降时,地租量可能下降,也可能增加。如果原有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率不变,但由于生产率高于劣等土地的土地进入生产,从而将原劣等土地排除到生产以外,这时,新耕种的土地生产率就决定土地产品的价值。由于新耕种的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所以,土地产品的价值就会下降。这时土地产品的社会价值与原来提供地租的各级土地产品的个别价值之间差额就会缩小,从而超额利润减少,级差地租减少。如果在土地产品的社会价值下降时,原来提供级差地租的优中等土地生产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产品的个别价值下降更多,这时会扩大这些土地产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超额利润和级差地租就会增加。

三、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对经济的影响

土地市场以土地作为交易对象,除了与一般商品市场有着共同的供求、价格、

竞争等机制以外,由于土地本身的供给有限和不可移动,使土地市场又有着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的运动特征。

首先,土地价格中的预期因素存在使土地价格变动比一般商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其次,土地价格的涨落对土地的供给调节作用很小。因此,土地价格并不能像一般商品价格那样刺激生产率的提高,调节土地的合理使用。

 从长期发展来看,土地价格有不断上涨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第十二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自由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获取高额利润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这里的“不受限制”,是指资本运动不受自然的和人为的某些外部约束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必然引起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而形成生产的集中。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使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的过程。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首先,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大企业挤垮或兼并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从而使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和大资本家手中。其次,股份公司和信用的广泛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第三,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也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或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在竞争的性质、形式、手段和强度上有所区别。

垄断组织是指控制某个或某些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比较典型的垄断组织形式有短期价格协议、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混合联合公司等。卡特尔是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辛迪加是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是以一两个特大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混合联合公司是二战后新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其生产经营项目已不限于同类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生产与经营。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一种新型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彼此之间通过购买对方股票、创办新企业等方法进行资本渗透;二是通过人事结合互相制约。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垄断资本主义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即通常所说的垄断财团或金融财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与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收买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对政府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指派亲信或亲自到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等方式,来直接控制政府。

(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即把货币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又称间接投资。生产资本输出即直接在其他国家投资兴办企业,又称直接投资。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规模资本输出有其必要性。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积聚了巨额货币资本,国内有利的投资部门已被垄断资本分别占领,投资场所极其有限,生产过剩导致了资本过剩。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必然要将巨额过剩资本投向国外,并借以垄断原料来源和带动商品输出。大规模资本输出也有现实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许多落后国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这些国家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设施开始兴建,初步具备了投资条件,为过剩资本输出提供了可能。

(四)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一些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联盟。其本质在于分割世界市场,分享利益。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意味着各国的大垄断组织直接从经济上分割世界,它标志着金融资本的垄断统治已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跨国公司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并且取代国际卡特尔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缔结协定而结成国际经济联盟的形式,推进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确保垄断组织直接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长期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自由竞争阶段,企业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在垄断阶段,垄断资本可以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长期获得大量的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和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获取垄断利润的一种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是垄断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会受到市场供求和成本的制约;垄断价格不能改变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只能使剩余价值发生有利于垄断资本的重新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是一致的。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垄断资本获取稳定的高额利润。

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能力巨大增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研究高度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利益狭隘性的矛盾。上述矛盾的激化促使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迫使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起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国营企业”是国家直接掌握和经营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生产资料社会化占有的最高形式;“国私合营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调节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

三、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调节经济的方式包括经济手段、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国际经济调节。

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再生产水平。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计划手段是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及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方法。计划调节是对经济的综合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比较合理地实现生产力空间配置和资源利用。

资本主义国家还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集中体现在反对垄断、保护竞争。此外,一些国家还以立法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通过立法对物价和工资实行冻结。

国际经济调节是国家经济调节职能向国际领域延伸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垄断资本控制世界经济的必要条件。国际经济调节的形式大致有三类:一是国际经济组织;二是国家首脑定期会晤;三是经济一体化。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段性和局部调整。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对科学技术、新兴工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的狭隘性和能力限制;国家干预调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人资本运动的盲目性,减轻了经济危机冲击;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政府对劳资关系干预,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缓和了劳资矛盾;国家出面进行国际间的协调,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体现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和复杂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终究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部分调整,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第十三章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虚拟资本及其新形式

一、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为持有者带来收入的资本形式。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被持有者投入流通用来交易便形成虚拟资本,主要有商业期票、汇票和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票据等等,它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另一种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在流通中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了纯粹的虚拟资本,其主要由股票和债券构成,它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在买卖过程中,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同一资本具有双重存在,一方面是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实体资本;另一方面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作为所有权资本取得了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是同一资本的二重形态,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基础;二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构成相对独立的二重运动。由于有价证券又能像商品一样按一定价格在市场上出卖,并能给其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的收入,所以,对有价证券持有者来说,似乎有价证券本身就是资本。其实,有价证券只代表资本价值,它本身并没有价值,有价证券在交易中的价格只是其收入的资本化,即把有价证券的收入按一定的市场利息率换算成一个想像的价值量或资本额。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具有不同的属性。实体资本是指在资本循环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执行特定职能作用的各种职能资本形式(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完成资本购买生产要素职能的货币资本;进行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完成资本生产职能的产业资本;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完成资本的销售职能的商业资本)。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表现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从质上看,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又不进入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发挥实际职能作用,只不过是“资本的纸制复本”;从量上看,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即虚拟资本的总量,总是大于实体资本总量,其数量变化,也经常与实体资本的数量变化不一致。正是虚拟资本这些不同于实体资本的特性,使得有价证券市场逐渐发展起来。一方面,有价证券在发行后可以流通,从而促进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资本运动与实体资本运动的不一致,加剧了证券投资与交易的收益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会进一步诱发各种有价证券投机活动,既发展了直接融资方式,又带来了更大的不稳定性。

二、 虚拟资本的新形式

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都直接代表一笔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执行实际职能的实体资本,它们可称之为“第一类虚拟的资本”。第一类虚拟资本是直接代表实体资产并始终与实体资本共存的各种证券,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和公司的短期商业票据。第二类是用于非生产性的政府开支,它不是自行增殖的资本。它将成为总需求的一部分被花掉,不进入价值增殖的实际生产过程。这部分资金被政府花掉后就不再存在了,但政府债券却依然存在,并仍保持着价值增殖的外衣。这时,政府债券连同它的增殖就纯粹是一种虚构,政府债券比公司债券有更强的虚拟性。这种最初代表一笔资金,尔后这笔资金进入非生产性领域被花掉的证券可称之为“第二类虚拟资本”,它包括政府债券的绝大部分和其他以非生产性开支为目的发行的证券。

在原有证券的基础上新发行的证券,它们是虚拟资本的再度虚拟。这种虚拟资本的再度虚拟化的资本形式可称之为“第三类虚拟资本”,它们与原有的证券一起代表同一笔货币资金。这样,一笔资产就有了三重存在。一是实际资产,它可能是生产性的也可能是非生产性的;二是被捆成一组的证券;三是以这组证券为抵押发行的新证券。在衍生物出现以后,虚拟资本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出现了诸如指数期货、期权等交易。交易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甚至有无东西交易都无关紧要。这种无交易物的交易合同或凭证可称之为“第四类虚拟资本”。它们是始终无任何对应交易物的虚拟资本。

三、当代虚拟资本迅速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当代,货币已经被彻底虚拟化,资本虚拟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而且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展。虚拟资本的这些变化本质上是商品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1、虚拟资本的社会属性

虚拟资本在当代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列宁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产生了现代银行制度,而银行作为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又起着控制社会生产和社会薄记的作用。虚拟资本正是在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使它一出现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增殖的烙印。虚拟资本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脱离实际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整体状况依赖程度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生产和价值增殖的二重性。战后在价值形式的独立化表现形式──货币不断发展的同时,价值增殖过程也在外化,它越来越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分离。作为虚拟的价值增殖过程,也像虚拟的货币与商品家族的对立一样,它也越来越朝着与整个社会实际生产过程相对立的方向发展。价值增殖过程的外化和虚拟化是虚拟资本发展的本质和根源。

2、资本拜物教的新发展

在前面的原理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商品拜物教到货币拜物教再到资本拜物教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拜物教的性质。我们知道最能表现资本拜物教的神秘性的是生息资本的运动:G──G’,它隐藏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似乎货币会自己生出货币,货币资本本身就具有价值增殖的能力。当然,对于资本主义生息资本的认识,人们还不难发现它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它的利息不过是贷出的货币资本进入生产领域之后创造的,对于股票、债券,发现它们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联系也不十分困难。但是,在资产证券化和衍生物的发展中,资本拜物教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收入被证券化以后,人们在其价值增殖的外衣下找不到它们与生产过程有什么联系。对于指数期货就更是如此,它们的价值增殖似乎与任何实际资产的运动都无关系。似乎货币本身也真的能自行增殖。市场的神秘性也在虚似资本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见,资本拜物教的发展与资本虚拟化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3、虚拟资本的国际化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使价值增殖过程延伸到了国界以外,而虚拟资本的国际化则在国际间创造虚似价值增殖的假象。国际证券的收益一方面取决于的实际价值增殖;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直接作用于这些国际证券的价格,也同时作用于汇率,使其波动并导致收益上的变动。这后一部分收益(或亏损)与实际价值增殖无关,它依赖于生产以外的社会因素,特别是国际性的社会因素。资本的日益社会化发展超出了国界,而虚拟资本的国际化运动则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社会化发展。人们持有国际证券不但要虑与它有关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的状况,更重的是考虑整个国际经济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国际事件对国际证券收益的影响。显然,国际范围内的虚拟价值增殖运动比国内的虚拟价值增殖运动更依赖于生产以外的社会因素。虚拟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正在向着高度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虚拟经济及其运行机制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经济相对应的范畴。实体经济是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销售服务等,直接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则是指以虚拟资本为经营对象,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本的买卖、中介、咨询等,此外,彩票业、赌博业等,也属于脱离实际经济活动的行业,因而属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虚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实体经济不发展,虚拟经济无论怎样膨胀也不能给社会增加任何实际财富。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其次,虚拟经济发展可以分散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最后,虚拟经济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资本的证券化可以为实体经济的企业提供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平台,通过股票或债券的交易,来实现实体经济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虚拟经济的波动会引起实体经济的不稳定。第二,资本通过虚拟经济再分配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社会经济剩余的重要性在提高,引起剩余价值占有、分配的新变化。虚拟经济的发展资本建立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机制,实现了大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掠夺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高度虚拟化的时代,大资本不仅在发达国家内部操纵金融市场获取暴利,而且伺机攻击某些发展中国家薄弱的金融市场来掠夺它们的财富,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提款机。此外,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重要负面影响还体现在由于金融创新引起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

二、虚拟经济的运行机制

虚拟经济既然是以经营有价证券牟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活动,那么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要以不断增加虚拟资本的数量和扩张虚拟经济的规模为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不断增加货币流量收入的信用体系来支持;同时虚拟经济的持续要以实体经济与之相交换为基础。

假定在某个经济体中大家除了赌博之外什么都不干。从宏观上看,赌博永远是零和交易,也就是一个人赚的钱一定是其他人输掉的钱,这个经济体整体没有新增加的利润。但如果有了贷款机构,且赌博参加者每轮赌博时贷款总量假定为总赌资的10%(也就是假定每一轮赌博都会有人去贷款充实赌资),这个经济体就有10%的增长率。如果赌场按赌资的1%收取服务费,那么,第一轮100万赌资有1万元的服务费,也就意味着新创造1万元的GDP;第二轮增加到110万元赌资时的GDP为11000元,GDP增加了10%。当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数量持续增加的时候,就可以创造出不断增加的货币收入,货币利润可以通过向赌博者提供贷款的方式创造出来,也就是通过货币发行创造出来。

如果再考虑赌博的人需要生活必需品,那么赌博经济体就要从外界购买商品。这就要求其货币必须是其他经济体接受的“国际货币”,如果赌博经济体不能发行国际货币,它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换回“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去购得其他经济体的产品。

三、虚拟经济的泡沫化

一般说来,只要虚拟经济存在,客观上经济泡沫的出现就无法避免。当虚拟资本的价格普遍上涨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一旦虚拟资本的价格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虚拟资本价格普遍被高估的经济。

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如果人们预期到利息率将下降,或者其它原因导致资金大量流向虚拟资本市场,虚拟资本的价格会上升,当虚拟资本价格上升持续较长时间时,虚拟资本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时,如果政府和货币当局适当调节货币的流向,使得虚拟资本数量为生产性融资而增加,并防止由发行证券筹集的资金再回到虚拟资本市场上来(即防止经营实体经济的企业将资金投入虚拟资本交易),实体经济将会因注入适当的资金而增长。如果政府和货币当局听任虚拟经济扩张,而且虚拟资本数量的增加大部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虚拟资本价格就会继续上升,当虚拟资本价格持续上升较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虚拟资本的价格被普遍高估。一旦发现虚拟资本价格被普遍高估,人们就会预期其价格将会下降,于是就会纷纷抛售手中的虚拟资本,导致虚拟资本的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经济破灭(虚拟资本价格大幅度下跌),会使虚拟资本的持有者因资产的“市值”大幅度下跌而损失惨重,其中会有很多人资不抵债,使得在虚拟资本价格被高估时候借入的贷款不能归还;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商(证券公司)持有的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以及房地产抵押)的名义价值大幅度下跌,造成其资产严重损失甚至破产,最终使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节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实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影响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营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借款人经济状况划分信用等级,其中发放给那些信誉记录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债务重、风险大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在购买住房之后,因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信贷危机。

在当今开放的是世界经济体系中,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爆发了的金融危机,这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不仅使大批金融机构破产,还使美国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其次,美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仅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金融危机使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美国汽车业巨头都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第三,美国失业率迅速上升,消费急剧下降。第四,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特征

与以往的金融危机相比,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呈现出以下新特征:1.无信用基础的信用游戏演化为金融危机。次贷业务的发展吹起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泡沫的破裂,引起了次贷危机。2.金融创新过度引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脱节。当社会上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从事投机和赌博活动时,不仅削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迅速催生了虚拟经济的泡沫。3.金融自由化推动的全球性和同步性的金融危机。以往的金融危机,在区域上,要么局限在一国范围内,要么局限在区域范围内;在领域里,要么发生在银行系统,要么发生在股票市场或外汇市场。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都具有可控性。但这次金融危机则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爆发的,因此,在世界经济体系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的迅速衰退。4.以美元霸权为基础的金融危机。

三、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具体包括: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2. 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需求。

(二)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

在美国,实际资本的存量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倒是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决定着美国经济的兴衰。金融创新将收入流最大限度的资本化,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而经济虚拟化的过程中又将金融杠杆推向所有可以用杠杆创造货币收入的领域,这才使得美国在将各类收入流资本化的同时,也将金融杠杆泛化到各个领域: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导致货币收入和风险的放大机制泛化;另一方面导致了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美国整个经济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因素实际上将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这也才是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必然会不断深入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即使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也必然会有其他从杠杆化尖端金融产品开始的金融危机。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金融资本的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的结合,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自由主义理论加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化发展,不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更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美国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但自由市场经济先天带有充满矛盾而又无法克服的经济畸形:一是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违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各部门之间保持比例关系的客观规律。二是现代金融资本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大肆的投机行为,把价值规律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无限放大。三是金融资本家利用自由金融政策,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财富,加剧了国内和国际范围的收入不平等,从而在世界经济体系内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表明,这次金融危机不过是美国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这一危机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四) 金融危机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这一危机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实践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作为截然相反的两种政策,都无法使资本主义世界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原因在于这种危机深植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中,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出现生产相对过剩,这是任何基于资本主义性质允许范围内的经济政策都无法克服的。

美国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元霸权地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美国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弊端重重,必将调整;以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掠夺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必须结束。

 

第十四章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资本国际化运动

一、世界市场和国际价值

(一)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

世界市场概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来理解。在狭义上,世界市场是指全球各国进行国际商品与生产要素交换的市场,这一理解可应用于国际贸易等应用经济学科;在广义上,世界市场是指全球各国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政治经济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世界市场概念。

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世界市场有不同层次的竞争;世界市场体现的国际分工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性;世界市场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具有二重性。

(二)国际价值

1.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在一国范围内,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该国生产某种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商品在一国市场上的社会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只能算作个别价值或国别价值。该商品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必须按国际价值衡量,也就是按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把商品的国别价值换算成国际价值。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从本质上讲是相同的,都是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同之处在于:①价值计量不同。国别价值的计量单位是国内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表现形式不同。商品的国别价值以本国的货币表示,商品的国际价值以世界货币表示。

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国际价值决定,首先与世界各国的平均劳动强度相联系。国际价值内包含的社会劳动耗费量,是指在世界平均劳动强度条件下的劳动耗费量。 同时,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要根据世界平均的劳动率来确定。同劳动强度一样,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要取得一个平均数。因此,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着世界平均的劳动强度和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

2.国民劳动形成国际价值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国民劳动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方面都不相同,在形成国际价值方面就有重大差异。发达国家由于国民劳动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高,在生产同种商品的同一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价值,相对于不发达国家,在同类商品方面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优势地位。

在不同品种的商品生产上,情况就不一样了。生产不同商品所形成的国际价值首先取决于劳动强度。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是成正比的,这一点,价值规律对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然而,对于劳动生产率来说,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在一国范围内,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是成反比的。在国际范围内,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在国际市场上,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只要不因竞争激烈而被迫降低,尽管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本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国际价值量并不降低,生产它的劳动被算作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等同于在单位时间里内含的劳动量较大。于是,当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交换不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商品时,就可以用较少的本国国民劳动换取别国较大量的国民劳动。这种交换,尽管还是等价交换,但它是不等量劳动交换,是在国际市场上才发生的不等量劳动的交换,这是由于价值规律从国内应用进入国际应用发生了“嬗变”而造成的。

3.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

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的配置。第二,刺激各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动世界的科技进步。第三,形成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

二、资本国际化运动的主要形式

资本国际化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

1.商品资本国际化

商品资本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范畴,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早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作为资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显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贸易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第二,国际贸易手段日益现代化。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第三,新贸易保护主义争端屡屡发生。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摩擦不但没有消除,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借贷资本国际化

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具有同样的属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借贷资本国际化运动的最终动力,其实质是以利息或股息的形式分享国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借贷资本已经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时至今日,借贷资本则以国际间接资本流动的形式出现。国际间接资本流动是指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各种贷款和有价证券等方面的投资。与国际直接资本流动不同,国际间接资本流动一般对于投资标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更不拥有经营权,只是通过投资获得利息性收入。

3.生产资本国际化

生产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来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后,跨国公司大规模发展,成为生产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生产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扩大了国际范围的积累能力。

三、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活动过程,就是国际经济中生产国际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掌握的尖端技术,利用国际投资和对技术的垄断,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力的配置,组织专业化生产、运输、销售,形成国际分工体系。大量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包括技术引进和转让,资本、劳务的输出与输入,都与跨国公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跨国公司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①控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不断收回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但仍然在相当多数地方受到跨国公司的控制。②控制高精尖产品的生产。③控制商品销售,这在许多日用产品和一般性的生产资料品种上尤其显著。其原因,并非这些产品本身的生产有什么高门坎,而是因为跨国公司庞大的销售网络、高超的营销能力与显赫的商品品牌所致。④控制知识产权。国际生产领域较为尖端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大多数都为跨国公司所控制,其开发研制能力是非跨国公司无法比拟的。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东道国的发展起到双重作用。从生产力角度看,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是先进技术的主要持有者,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跨国公司发展意味着把资本统治的关系推向全世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东道国的主权。因此,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主权的侵蚀以及侵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自身的政策与措施。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区域上相邻或相近的若干个国家,出于地缘经济的需要,以一定的共同利益和互补的经济条件为基础,通过签订共同的协定或条约组建起来的区域内跨国经济联合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主要有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

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及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首先,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次,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再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求实现经济一体化。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也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经济一体化既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加强,也反映了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相互融合与冲突、集团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矛盾与摩擦、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都是不可避免的,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以及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产生和扩展相伴随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经济全球化即已开始它的萌芽。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确立,成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 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90年代更是加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3.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实现的。二战后,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出现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90年代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并继续延伸到新世纪的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科技革命。使得世界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贸易全球化局面。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刻表现。早期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型分工,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事工业生产,经济落后国家从事农业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二战后出现了水平型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奠定了生产全球化的基础。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之一,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作用:就资源配置来说,首先,在跨国公司的运作下,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都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使世界生产力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其次,世界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有利于各国企业利用世界市场进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再次,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反过来,经济全球化又刺激了各国公司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最后,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机遇完成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就利益分配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居于从属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客观历史进程,同时又必然伴随着激烈的斗争。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态势。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追逐巨额垄断利润的本性,使之对外扩张的步伐大大加快,国际经济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共同经济利益时,合作会成为其经济关系的主流,但资本实力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绝对的。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和金融领域。

在贸易领域,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市场开放程度不平衡,从而形成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欧之间、美日之间围绕农产品贸易以及钢铁、汽车和一些新科技产品贸易的矛盾都十分尖锐。

在投资领域,由于资本输出具有双重作用,发达国家对外资输入往往采取既鼓励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态度,使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发生

在金融领域,发达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自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与之相适应,发达国家围绕汇率的变动而不断展开斗争。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二战后,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赢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宣告了以武力征服、殖民占领和政治统治为特征的旧的殖民体系的结束。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和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由于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畸形的经济结构和贫穷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上仍依附发达国家。所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在承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自决权利的同时,推行以思想渗透、经济控制和军事威胁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依然没有改变。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仍然采用新殖民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价格与金融的垄断,保持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掠夺地位,这是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遭遇和斗争目标,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合作形式已由较为简单的双边合作向较为复杂的多边合作发展,合作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经济发展的一切方面。

但现实中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因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制度、阶级结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起点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所带来的各国的利益差别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与合作。

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合作的同时,还应当通过一定的机制和形式,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

四、国际经济协调

所谓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国际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或组织机构,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政策行为。

当代国际经济协调的最主要组织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经济协调对国际经济关系有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金融一体化的形成等等。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长期处于霸权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争取自身利益,不能仅仅依赖以上组织的协调,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是重要任务。

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是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为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①实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解决世界经济、货币金融等问题,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并行使永久的主权;②改善贸易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初级产品与进口制成品价格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关系,取消发达国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惠制”;③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消除少数国家垄断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现象,在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前提下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并减轻债务负担;④修改国际工业产权制度,消除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不公正待遇,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援助;⑤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

 

社会主义部分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开始

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算起,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早在16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新社会诞生阵痛中挣扎的劳苦大众对转型期种种不公正行为的抗议和对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的向往”。其主要内容是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畅想。在方法论上,主要从伦理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道义上的批判,注重对未来社会的构建,但往往忽略了从当前社会中去寻找构建未来社会的现实基础。

闵采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莫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分离和对立,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分离和对立,这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而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本质特征。    

三、马恩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过渡时期,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

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第二,“自由人联合体”是唯一的生产组织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之上。与此相适应,作为生产的主体,既不是分散的独立的个人,也不是由若干个人所组成的企业,而是全体社会成员自愿联合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第三,社会主义生产是产品生产。商品生产和价值关系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消失。第四,消费资料以按劳分配方式实行直接的社会分配。第五,实施有计划按比例的组织社会生产。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完全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反复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是一种纯粹的怪想。”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曼德尔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的经济建设问题,除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以及一些书信中零散地提出几个一般性的论证外都没有系统的看法。这肯定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也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为未来社会创造一个完整的样板不是他们的任务,因为那个社会只能是产生那个社会条件的具体产物。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因为那里的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程度更深,解放自身的愿望也更为迫切。但是在现实中,无产阶级革命却发生在贫穷落后的俄国。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的著名论断。

在列宁看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经济管理和资本走向全面社会化,为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准备着客观的物质基础,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为了迅速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渡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由国家直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的是社会所有制,在他们的分析中,是没有国家范畴的,因为国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将会自动消亡。但是我们看到,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却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

二、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

1、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第一,对布尔什维克党而言,大工业基础被破坏导致工人阶级性的丧失。第二,有利于实现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可以容下几十个文明大国” 的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第三,新政权必须应对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的挑战。

    2、“军事共产主义”的特征。第一,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采用的方法是行政命令的办法,国家机关——中央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企业,企业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工具;第二,农民对自己所生产的粮食没有处置权,先是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从19191月起实行余粮征集制,国家根据所需要的数额向农民摊牌,农民无偿地按摊牌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第三,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缔私人商业;第四,努力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和取消中间环节,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结算采用簿记的方式,国家向企业无偿供应原料,企业的产品及其他一切收入也无偿上缴,职工的工资大部分也通过实物支付,国家无偿地向工人提供工作服和蔬菜,免费投递信件,对17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由国家供给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教具;第五,在分配领域中实行平均主义,集中平均分配有限的物资;第六,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劳动义务制从对非劳动阶级扩展到了全民。

    3、新经济政策。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已经看到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国家是没有能力全面排除市场经济作用的。他从具体国情出发,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要“转而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恢复“商品交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商业”,并在一切工商企业中实行“商业化原则”和“商业核算”。

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使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余粮,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第二,允许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小工业,发展租让制,租赁制和国家与私人合营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容许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并存和斗争;第三,发展自由贸易,在国家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第四,学会用经济办法来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推行经济核算制和按劳分配,使工人关心物质利益,关心生产。

4、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把“新经济政策”分为两个阶段:1921-1926年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农业,帮助个体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使他们按照自愿原则广泛组织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为今后过渡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和机械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创造条件。从1926年开始是“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国家的中心转移到工业方面,集中全力发展工业,而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运动,斯大林发起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行是斯大林抛弃“新经济政策”从而建立斯大林模式的标志。随着以追求高速度、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高积累为主要特征的一整套工业化方针和政策的实行,斯大林逐步在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从历史上看,斯大林在两个重要时期对传统体制的固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是列宁去世之后围绕着苏联模式选择所展开的党内斗争时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斯大林取得了苏联的领导权,从而使这种高度集权的社会经济体制得以巩固;另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当时斯大林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和缺陷,但斯大林没有抓住战后的有利时机,拒绝改革,不但进一步强化了斯大林模式,而且将其推广到东欧国家,从而使这一模式主导着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

5、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按照全社会是一个大辛迪加的设想,由中央计划机关用行政方法、主要以数量而不是以价值、层层下达强制性的投人—产出指标,直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统一配置全社会资源的经济体制。第一,实行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第二,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集中管理经济。第三,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三、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1956年正式宣布三大改造完成。1958年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的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到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基本纲领做了全面的阐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形式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更不是封建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而是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有着社会主义所有阶段都存在的共同本质。第二层含义: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还没有发展成熟,这个阶段有着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在这一百年时间中,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时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在中国, 真正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部分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在人类历史早期,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是一体的,但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获得各自独立的经济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并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是两个相互关联又存在区别的范畴。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有权则是一个法律用语,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二、所有权的分解

在社会经济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关系,受到成文法或非成文法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解后的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占有权是指人们直接掌握、实际控制和具体管理生产资料的关系;支配权是指人们安排、调度、决定生产资料使用方向的关系;使用权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直接作用或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关系。分解后的各项权能,都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形成权与利的对应。

在企业层次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结合为一体,形成企业的经营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同组合,形成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方式。通常讲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如产业资本家与货币资本家之间的分离,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所有者的财产关系内部。后者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权分离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两权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经营权脱离所有权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需求千变万化,企业条件千差万别,经济联系错综复杂,全民所有制企业如果都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会严重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会滋生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因此,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当分离。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要求两权分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作为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传统的经济体制将全民所有与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等同起来,使企业失去了独立性。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使国家拥有所有权,使企业拥有经营权,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产权及其功能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和所有权是核心范畴,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产权问题被推到经济发展的前沿,产权理论也开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权是指各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对财产的具体权责利关系。其要点是:第一,各经济行为主体,既可以包括所有权主体,也可以包括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围绕财产关系的行为主体都可形成产权关系;第二,产权是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权利关系,在同一所有制的经济运行中,可以有不同的产权安排和产权结构;第三,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任何给定的产权都要求责权利的对应。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基本特征有三:产权的多样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交易性。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具有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2)有利于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对它的法律保护也具有特殊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生产。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从法权形式来看,公有产权就是由多人对同一财产对象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财产权利的等同性可以从本质规定性和形式规定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1.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配平等,公有产权消除了公产成员之间财产权利的差异,因此财产权利不再构成个人收入的源泉。财产不再有“自然果实”,因而个人不可能拒绝劳动。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成为个人收入的源泉并成为收入分配的惟一尺度,“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二是决策平等,即公有资产运作的全部决策都应由劳动者共同作出,由于劳动者的财产权利是无差异的,因此他们的决策权也应当完全平等。

2.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公产成员与劳动者集体必须是严格同一的。公产成员规模不管有多大,每个适龄的劳动者必须能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一个劳动岗位。反过来,公产规模不管有多小,它都不能将任何一个适龄的公产成员排斥在就业岗位之外。否则平等的财产权利就会被不平等的就业权所否定。

二、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及其多种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内部矛盾

由于公有制内部矛盾的运动,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同时,各种公有制又有具体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性质的公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实现形式也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制所采用。寻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目的在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因此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坚持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

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其公共意志的现实机构。全体公产成员通过民主协商和民主表决作出所有的决策,自然符合劳动主权和决策平等的要求,但运行成本太高。要减少运行成本,就必须为公有产权寻找代理人,让代理人来承担财产管理和劳动管理的大部分职能。但是,一旦公有财产的管理责权集中到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管理者手中,多数劳动者的决策主权就被削弱了。这是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公有制质的规定性的维护程度取决于其自身被削弱的程度与其所节约的运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公产代理制中,如果公产代理人由国家来承担,就会形成国家所有制;如果公产代理人由社会(企业)来承担,就会形成社会所有制。

在公有制的形式规定性中,也存在固有的矛盾。按照公有制的形式规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应当是无差别的,即劳动者享有与生产资料平等结合的权利。但在运行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又必须遵从技术构成的要求。所以,在公有制经济中,两种要素的结合要么以技术构成为约束条件,按照生产资料的规模决定就业规模,要么以公有产权的社会性质为约束条件,按照人人就业的要求去分享或肢解公有资产。两种标准之间存在持续的冲突。只要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受到技术构成的冲击,就必然导致劳动力或生产资料越出特定的公有制范围。要让这些被排挤出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独立运行的公有产权。这是各种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存在的一个重要根据。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国家所有制

在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由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来代理。尽管这种所有制形式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官僚主义盛行等弊端。这是我国国有经济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改革国家所有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的国有经济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产业分布过于宽泛,资金分散,效率不高,因而必须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一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应该占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应该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以便把资金、技术、人才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行业,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重视国有资产的运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注重国有资产的运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关系。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同时兼有两种身份,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接受上级政府行政指挥之间难以协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实现国有资产的独立运营。

(2)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属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经营是一项微观经济职能,二者混在一起,必然导致“政企不分”。

(3)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把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分为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我国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新进展,这既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制性质,又使企业具有支配和处置资产的法人权利。企业可以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国家则只对所投入的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4)国有资产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权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利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2.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是平等的,但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别。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由于:(1)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2)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4)田问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另一重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反复,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促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将市场经济观念引进广大农村,对破除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2)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但乡镇企业目前的发展受到产权模糊的制约。因此,明晰产权,改革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运行机制成为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城镇的集体所有制,包括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的各种集体企业。对城镇集体企业,必须改变两种倾向,一是在认识上,认为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低级形式;二是在实践中,国家随意支配和调用它们的生产资料,用行政手段强行“升级”。

3.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其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国家,股份制对促进资本社会化,分散投资风险,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股份制也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目前,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公有制企业之间组建的股份制企业,股东都是公有制单位。第二种是由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但公有股东掌握控股权。这两类股份制企业由于国家或集体控股,因而具有公有性。还有一类股份制企业,尽管公有股不居控股地位,但其参股部分仍是公有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结合起来,既有合作制的特点,又有股份制的特点,是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职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作为劳动者,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劳动;作为出资者,他们又都具有一定数量的、相差不多的股份;在企业决策上,一般他们享有一人一票的权利;在分配上则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兼有合作制特点和股份制特点的组织形式,它的经济合理性和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投资基金、保险基金正在建立和扩大,这些属于公有性质的基金也将逐渐成为公有制的有效的实现形式。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公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其所有制形式分别表现为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

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客观依据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远未达到可以实现全面公有化的程度。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状况是多层次、不平衡的,既有现代化大工业,又存在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传统工业;既有少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又存在许多原始手工操作;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总体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种生产力状况决定和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多元的市场主体。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如果整个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一统天下,没有其他所有制共同形成的多元市场主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第三,我国的经济改革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准备了条件。资本和劳动力是任何一种经济成分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正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这两个条件。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使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实际收入迅速增加,居民个人收入的增加除了提高消费水平以外,还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由于国有经济无法容纳庞大的就业人口,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从国有经济中排出劳动力要素,这实际上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和被排斥在国有经济之外的劳动力相结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个体所有制

个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使用,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经济形式。

现阶段个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然性。从供给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决定了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囊括一切生产,这就需要保留个体经济;从需求来说,一些特殊的行业更适宜个体经营,缓解就业压力也需要个体经济发挥作用。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个体经济的某些特点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不能完全替代的。技术进步甚至有可能为个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直接和公有制经济相联系,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新型个体经济,不仅应当允许存在,还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三、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在性质上,由于其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因此所有制基础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它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但在现阶段,私营经济又具有不同于以往私人资本主义的特点:

第一,私营经济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存在广泛的联系,在经济上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的运行是依附于公有制经济的,它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和调控。

第二,私营经济的内部关系具有新的特点。企业主与工人的关系虽然是雇佣劳动关系,但私营企业的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许多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资本主义的属性。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雇佣关系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倾向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四、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由外商投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进行经营或外商独资经营,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三来一补”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可以提供资金,弥补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我国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我国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机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营决策、收入分配和融资等方面存在机制上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扭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要求机制上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的内在要求。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地并存,每一种所有制对应着国民经济的一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封闭。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生产要素流动的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的壁垒。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其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在现代公司中,各利益主体通过治理结构形成一种混合的、复杂的产权安排。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混合所有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多种所有制并存。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一种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本节讨论的是狭义的混合所有制。

我国目前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问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混合所有制通过资本的联合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的财务约束,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又可以分散风险。以资本联合为基础,通过建立广泛的经济协作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联合生产力”。混合所有制开放的产权结构可以更好地体现资本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由此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优化。混合所有制除了可以在“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以外,还可以克服单一所有制的制度性缺陷,有利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的空间。

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企业以公司制改组为核心的制度改革的深化,整个国有经济将因此而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中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将减少,混合所有制形式将会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形式。除少数具有特殊性的行业需要国家独资或控股,因而需要政策上作出特殊规定外,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都将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股权多元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非国有或非公有股东,实现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融合;二是变革单一国有股东为多元国有法人股东。混合所有制的广泛推行,会进一步导致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部分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及其形态

物质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和构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物质利益主体及其构成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利益关系上主要涉及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类主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物质利益基础,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利益基础有两个:第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第二个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依据前者,国家要通过收取利润支配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依据后者,国家要通过税收的形式掌握一部分经济资源。

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全民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权,即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它根源于国有资产的产权分解。在这一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企业要获得经营所得的纯收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在这一基础上,集体要占有本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还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此基础上,劳动者除了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以外,还要凭借劳动换取生活资料。

此外,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利益主体,他们要享有其经营的成果。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社会生产是为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任何人都不允许再凭借生产资料任意侵占他人创造的劳动成果。参加劳动已成为人们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的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根本特点是: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国家的物质利益最终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者的利益,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是为了满足集体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又会促进整个社会物质利益的增长。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三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总量的条件下,某一方面的物质利益占得多一些,另一方面的物质利益就会相应减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兼顾三者的利益,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物质利益关系是通过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配采取的是商品(货币)形式,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调节和实现。这也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

()按劳分配的内涵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

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分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

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分配的惟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形式,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元差别性决定了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惟一依据。

2.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3.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这就要求把劳动与收人联系起来以激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4.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有限。因此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的。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能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出现,劳动者的劳动只能先作为企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劳动者的劳动才转化成为社会劳动。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企业销售产品取得收入以后,依据每个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形成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劳动报酬以货币工资形式出现,那么实际报酬水平不仅同货币工资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商品供求关系及价格状况有关。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可能都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也不可能采取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必须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实现不同的分配原则。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内,按劳分配也无法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4.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其分配结构呈现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机制和实现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每一种所有制都有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体现其所有制性质的其他分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一定的报酬,这是要素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报酬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要素的流动,这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只要是存在非劳动要素的所有权,这种权利就应该有其对应的经济利益形式;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所有者对其经济利益的关心就会成为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根源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在市场竞争中使用生产要素,要素的报酬水平成为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向的重要参数。所以,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也必须是有偿的,必须在其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包含要素的成本。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关系将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包容在有偿使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无论在公有制经济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非劳动要素在其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参与了生产过程,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就应获得一份收入。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是获得收入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种要素的所有权。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按要素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要素的报酬水平就是这种要素的均衡价格。而要素的均衡价格则是由该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就是要素配置的机制。

要素的所有权是市场配置要素的基础。按要素分配必须首先明晰要素的所有权,然后才能确定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形式。要素的所有者同时又是要素的供给者,要素的所有者如果是居民个人,那么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依赖于居民个人在若干有利可图的方案之间所做的选择。如果要素的所有者是集体,原则上要通过代理制执行这一选择过程。

要素的需求者通常是使用这些要素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单个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项要素的边际产出。但要素的报酬水平不仅与该要素的供求状况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与该要素有替代关系的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要素的所有者接受市场评价形成的个人收入,一部分通过购买消费品实现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则通过储蓄或投资,转化为资本要素。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按要素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主要的几种形式是: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将自己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企业,所得的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按资本分配。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凭资本获取利润的分配关系。这种收入称为经营性资本收入,在企业内表现为利润。它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按居民个人资产分配。居民个人的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前者如存款、债券、股票等,后者如私有住宅和某些固定资产;前者的报酬形式有利息、股息或红利,后者的报酬形式是租金。居民个人以这种分配方式所得的份额,不仅取决于其资产的规模,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

4.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生产者,生产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生产经营收入是自己创造的,因而是劳动收入。但由于影响个体劳动者收入的因素,从自身来讲,既有直接生产的劳动状况,又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也就是说,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既是一种劳动收入,又是一种资产收入,具有二重性。

5.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其资源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要求索取一定的回报。由于这些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其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土地的收益表现为地租,其形式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任何进入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会面临风险,而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与个人收入实现的程度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这种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成败要求从收入上得到实现,从而形成风险收入。机遇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及时捕捉市场提供的机遇会产生可观的收益。这种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也要求有收入上的体现,于是形成机遇收入。但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决策劳动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决策劳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巧遇。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按劳分配的形式,又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这种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在这里主体地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他们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二是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全社会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其他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个人收入只占次要地位。“主体”与“非主体”是按其实现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度量的。

()在市场机制下,两种分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

这种替代关系源于要素之间在产品生产中的技术替代关系。产品是在几种要素的联合中生产出来的,技术的变化、要素供求的变化会改变联合体中各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这种比例的变化意味着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则会促使生产者增加低价要素的投入量,相应减少高价要素的投入量。这种替代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然而这种技术上的替代不仅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发挥作用,还会对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进行调节。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就不仅取决于劳动力这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且还受到与它有替代关系的要素价格的影响。

(三)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极不相同,由此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上的较大差距

劳动力是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按劳分配承认社会成员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即使是与生俱来的劳动能力,社会成员之间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他们收入差距的重要根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来源渠道是多样的,他既可以从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以要素所有者的身份获得要素收入。要素可以转化为收入,收入也可以转化为资本(或要素),这样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距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导致他们之间财产上的差距,‘而财产的差距又会进一步导致收入上的差距。这种循环累计的效应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内在机理。

政府对社会成员财产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第三节  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收入分配的调节

一、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其影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存在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在经济转型期是不可避免的。在企业层次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体现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关系,也意味着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在企业层次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

在私有制企业里,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分配的格局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强弱对比。

在公有制企业里,两种要素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占有,即以公有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以私有的形式占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公有权与劳动力的私有权的矛盾转化为劳动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利益关系。在收入分配上表现为公产的代理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像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表现为“寸步不让”的特征。国家可以通过委托具体的个人代理行使公有产权主体的职能,但代理者与公有产权主体在目标函数上存在差异,在本质上,代理者属于职工中的一员。在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形成等价于私有制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

如果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是相互隔离的,那么上述收人分配机制的不同还不至于导致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直接冲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二者之间的冲突显性化。两种收入机制的并存,意味着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存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的要素报酬反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企业生产函数中,表现为要素的边际贡献。但在公有制企业里,要素的报酬既要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服从市场机制对要素的配置,又要受到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影响。在整个社会范围里,由于劳动要素均是以个人的形式占有,因此劳动要素在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获得不同的分配份额。更重要的是,同一要素参与分配时存在两种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要素价格的双轨制。这是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的制度性根源,也是形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二、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或效率原则,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

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公平原则的贯彻,可能会刺激生产要素的效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效率;效率提高后,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者的矛盾性体现在,要保证公平,就可能对效率构成损害;要保证效率,则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它要求把效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求兼顾公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应根据分配领域、分配环节有所侧重。在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在社会领域应更多地考虑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在再分配环节则应侧重公平。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的政策性调节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格局不断演化,个人收入分配逐步向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靠近。但目前,分配上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收入数量差距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体制冲突方面。因此,收入分配的调节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还要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界定和调节个人收入,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的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统一的规范和调节机制下。通过建立与完善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人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通过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由于企业行为的扭曲而导致价格和分配秩序的混乱。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尽管由市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但它必须以完全的市场竞争和机会均等为条件。这种条件在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因此,有必要由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调节。

具体措施有:(1)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有一部分是由于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的,政府应通过规定最高限价或统一定价,对其价格行为加以限制。(2)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逐步完善个人收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等税种,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对其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惩处。

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市场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在市场失灵时,收入上的差距就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弱势群体可能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时,社会保障就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制度安排,成为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生活的一张“安全网”。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一个体系,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经济安全,保障其因社会和经济不测造成的伤害得到补偿。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一个多层次、覆盖面广、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国人口基数大,物质基础落后,受计划体制的惯性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和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利益。

2.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国家出资承担保障的状况,逐步形成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格局,使居民既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

3.建立和健全多方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适宜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较高、层次单一的保障制度,所以,一个多方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改变我国当前条块分割、管理混乱的状况,由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

 

社会主义部分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直接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获取产品或使用价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偶然的交换,社会分工的发展最终导致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商品货币关系的形成,标志着商品经济的产生。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私有制形成的历史产物。商品经济是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为了交换或直接以获取价值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社会分工把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各个生产者只是专门生产某种产品,这就形成了生产单一性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了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产品的必要性。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形成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历史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劳动产品的交换之所以采取商品形式是因为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的条件。因为社会分工只决定了劳动产品进行交换的必要性,但并不能决定劳动产品交换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所以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正是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以都是具有各自物质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并体现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劳动产品的交换就必须采取对等的原则,即劳动产品按其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劳动产品就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商品经济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出现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它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也存在计划,但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2.企业行为自主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部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3.宏观调控间接化。现代市场经济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并不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间接调控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4.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在市场交换活动中,从事市场交易的主体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它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受法律约束。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由法律予以规范。

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1.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商品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就不能形成市场机制以及发挥它的作用。

2.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只有当商品经济普遍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市场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利益和经营活动起直接调节作用,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总之,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经济形成在先,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形成的。

2.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主要表现在产品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尽管离不开市场,但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突出。而市场经济则主要侧重于经济的运行,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形成以后,市场成了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流通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除了要具备与商品经济相同的条件以外,还要求有市场的充分发展,即完备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称得上市场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建国后,经历多次调整,在我国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在城市,,实行全民所有制;在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

2.组织结构。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统一运行的组织,国家按照行政部门、行政层次、行政区划分配经济管理权限,整个经济形成彼此隔离的“条条”和“块块”。

3.经济调节机制和手段。国家借助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单纯依赖行政方式和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

4.国营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全民所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又把“国有”等同于“国营”,从而建立了国营企业制度。国营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其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政企合一。

5.资源分配和产品流通。生产资料采取计划调拨,生活消费品采取统购包销的办法。

6.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排斥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但在实践中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机制。

7.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生产经营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主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来进行精神鼓励。在国家、集体、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上,偏重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虽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缺少有效配置资源的协调机制;由于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体制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后果

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僵化体制,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1.劳动者对资产的关切度低,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2.由于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单纯依靠计划调节,因此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4.政企不分,使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从而失去了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5.封闭式管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影响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妨碍了国际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难以缩短我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历史表明,不论什么社会形态,商品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可以消除旧式分工所造成的种种对抗性矛盾,但不可能消灭社会分工,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单位之间以及劳动者个人之间,必然要求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指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者具有自身物质利益的条件下,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一方面存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利益差别,另一方面也存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实现形式(包括全民、集体以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之间的利益差别,同时还存在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差别。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和条件。

社会分工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物质利益差别则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补偿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前者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后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含义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稳定的基本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体制是指借助经济机制实行资源配置的经济系统。或者说,经济体制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经济体制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还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行为关系。

经济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变革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状况。而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

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四、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而且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些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发展起点,是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

2.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且还很不平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不发达、不完善和不规范的。

3.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

4.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

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12月~198410)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甘受“左”的思想长期束缚,我国农民率先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后,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改革不仅对城市工业改革提出了要求,而且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随后,在城市,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人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沿海,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封闭状态开始被打破。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8410月~199210)

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企业改革在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积极推行承包制;价格改革使原有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改革(199210月~200211)

党的第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企业改革中,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制试点;在宏观调控领域的改革中,加快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有效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紧缩,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外,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200211月至今)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各项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07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了新的进展。

第三节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效率是由其内在的机制决定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主体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变革和改进经营管理,否则就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的激励作用,会使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同时,市场经济具有灵敏的信息传递作用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供求变动和价格涨落,使千百万人在趋利避害中促使生产要素从低效和“过剩”部门退出,向高效和“瓶颈”部门转移。这样,社会供求的“缺口”就会有人填补,社会资源的“闲置”就会有人利用,从而使生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最终达到社会整体效益提高的目的。

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1.价格机制。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止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需求,也要以消费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所以,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处于核心的地位。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

2.供求机制。商品的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还要反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这种机制会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生产经营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市场机制的特征

1.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消费者则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支出他的货币收人。在市场上,人们趋利避害的动机是推动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市场机制把企业的利润动机与社会需要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平衡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变成了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的自觉行动。

2.市场机制的分散化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决策是由各个市场主体分别作出的。市场主体拥有充分的经济独立性和决策自主权,其决策是在获取利润的预期和失败的风险中作出的,它能够而且必须对自己的决策承担社会经济后果,责、权、利高度统一,这就保证了决策的有效性。

3.市场机制对信息的利用非常经济。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损益状况,都会在价格的升降中得到反映。由于价格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使得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互相比较、加总和综合,也就是使社会经济信息有了一个统一的形式,从而极大地简化了信息形式。在市场机制中,信息传递的通道非常宽广,而传递的环节却很少。信息传递具有直接、迅速、可靠的特点。由于价格的涨落及其变动幅度不仅是市场供求变动的信号,而且也标志着有关当事人可获利或受损的程度,市场主体注意价格的变动,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因此,市场机制能够最节约和有效地利用信息。

4.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自动进行的。市场中各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在运行中会自动协调关系。当某一市场供求失衡时,价格就会变动,理性的生产者(商品供给者)和理性的消费者(商品需求者)就会自觉地调整他们各自的行为,从而最终使供求趋于平衡。市场机制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总供求关系的调节,也是基于同一个机理。

()市场机制的功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使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市场价格的形成功能。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商品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要通过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转化为商品价格,最终形成一般价格水平。

2.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市场机制以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敏、高效地向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的基本参数。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不断地重组和改变资源配置状况,政府也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各项宏观政策,从而影响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企业的投放比例,由此灵活地引导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不断地趋于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3.供求关系的平衡功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个别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经常会发生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调节着供给和需求,推动经济总量在动态中实现平衡。

4.提高效率的激励功能。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又会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产生亏损,从而形成被淘汰的压力。这种作用会使企业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

5.经济利益的实现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市场机制客观上起着经济利益的实现和调节作用。

6.经济效益的评价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这些主体的主观评价,而取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程度。只有经过市场机制的检验,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被证明是为社会所承认的,才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就成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效益的客观评价者。

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只有在那些可以用价格度量的领域内,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波动,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视野的短期性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市场机制还存在盲目性的弊端。盲目性是相对于计划性而言的,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统一计划协调发展,因而会发生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三、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要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市场体系是指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等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市场体系的特征

1.整体性。从市场客体即交换对象的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各种商品市场,也包括全部生产要素市场;既包括实物商品市场,也包括精神商品(或称知识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既包括发达的现货交易市场,也包括各种期货市场。从空间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是指全国市场,不是彼此分割、封闭的地方市场,是统一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空间和复杂结构的整体。

2.有机联系性。市场体系不是各种市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存在着内部分工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中的各个子市场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各自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发挥着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一个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会通过价格、工资和利息之间的联系传导到另一个市场。各个市场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市场体系进而使国民经济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开放性。市场体系不是一种地域性的封闭体系,而是同世界市场紧密衔接的开放性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它本身要求不断扩大市场,而市场的扩大则必然要求不断地突破原有的边界进入新的领域,包括国际市场。因此,任何分割和封锁市场的做法都是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的。

4.动态性。市场体系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市场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的发展和完善。

四、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

()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在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序性。它是与市场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和规则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市场秩序是市场的内在规律在运行时的外在表现形式。市场秩序关系着市场中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往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能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预期,从而市场本身也才能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市场规则

市场秩序要靠健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维护。这些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市场运行中将会凝结成为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谓市场行为规范,是指所有市场当事人行为的共同准则或标准,或者说,是市场主体应普遍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例如法律或行政规章,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范。

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国家要依据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制定出市场主体以及市场管理者都必须遵守的完备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即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有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裁判规则等。

 

社会主义部分第五章  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产生和性质

()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营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劳动只有简单的协作。随着分工的发展,个人劳动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但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还不存在企业这种生产组织。

15世纪至18世纪的西欧,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得以急剧扩大,手工制品大量销往海外,资本积累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行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世界市场对工业品的需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对劳动过程进行了细分,劳动方式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小作坊有着本质的不同。手工工场是企业的萌芽形态。

18世纪中叶发生的工业革命,使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与手工劳动不同,在机器体系中,生产过程按技术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按照机器运动本身的规律,形成完整和严密的分工体系,造成了各个局部的操作环节和局部的工人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赖,产品成为联合劳动的产物。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或团队性质,要求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这种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就是企业。

()企业的性质

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从技术关系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企业必须按照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将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生产力的微观组织形式。

从经济关系看,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单纯是一种生产组织,它还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企业不仅仅是一种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单位,而且也是一种按一定的社会规则组织起来的制度形态。当人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劳动变换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时候,同时也就出现了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劳动过程由谁指挥、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不同劳动的交换如何进行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占有以及劳动支配权力的社会规则,即生产关系。

()企业的特征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对特殊行业中的个别企业也会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企业资金来源于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途径获得。企业规模扩张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除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则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要有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规范机制。

二、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含义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所有者、工人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1.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资本财产的来源归属及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2.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它是企业产权制度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3.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企业制度分为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古典企业制度包括业主制和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公司制。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古典企业制度

1.业主制企业

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个人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业主制存在三个缺陷:

(1)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因而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有限。

(2)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如果企业经营失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业主要用全部财产包括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因此这种企业的经营有较大风险。

(3)企业的寿命有限,这种自然人企业随着业主退出经营、死亡或家庭无人继承而中止,缺乏连续性和自身独立的生命基础。

2.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的企业。合伙制企业的特点是:

(1)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的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企业的资本规模。

(2)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无法实现自由转让,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如果遇到任何一个合伙人死亡或退出,合伙企业就可能自动解体,或者是必须重新组合,因此合伙制企业还是没有独立的生命基础,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1.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直接融资功能。股份公司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募集资本金而组建的企业,投资者就是股东,享有作为投资者的法定权益。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的首要功能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这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业主制、合伙制企业融资有限的缺陷。

2.债务的有限责任制与投资风险的锁定功能。股份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法定债务有限责任的性质,即投资主体——股东的债务责任只以他的投资额为限,在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不负连带清偿责任,这就锁定了股东的投资风险。

3。股票的流通机制与风险的转移功能。在公司制度中,股票所有者与公司的实际资产相分离、投资人与企业法人相对分离,既保证了公司资产的稳定性,又使得投资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流通机制转移风险。按法定程序通过发行股票设立公司后,公司的资本金决定了公司股东,但股东一旦人股,就不能直接支配他已人股的那部分股金及其财产,因为他的投资已与其他的投资主体的资本金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立于股东的法人财产权,但股东持有的股票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转让(当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股票转让上存在着差异)

4.层级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专业化经营管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企业治理结构,各个层级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益,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司制的经营管理权与投资主体相对分离,使得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者有权支配营运资产,实现经营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使专有的人力资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这一定义的特点是:

1.整体性。企业经营目标既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又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职工的目标,而是作为一个统一实体所构成的整体目标。

2.终极性。企业经营目标不是指在某一阶段上生产某一产品的具体行动目标,而是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支配着企业经营的深层目的。

3.客观性。企业经营目标并不属于主观范畴,而是由企业全部经济关系决定的客观存在。

二、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投资主体作为委托人将企业的控制权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便成为代理人,但董事会只是一个决策机构,并不具体经营管理企业,于是它又将具体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总经理,总经理成为这一层次的代理人……如此这般地结成多层次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因此,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内生着“代理问题”。

所谓代理问题,就是代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产生了经营者或代理人的特殊利益。代理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二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由于公司产权结构显现出的不同于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公司制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例如,作为最终委托人的投资人(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为公司的可分配利润越高,每股收益就越高,在股票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也越高,反之则相反;而作为股东代理人,也是经理层委托人的董事会成员,虽然作为股东与其他股东在利益上有一致性的一面,但也有可能存在不一致的一面,作为大股东,可能实施有悖于中小股东权益,而有利于大股东利益的决策;经理层的目标与以上两类主体的目标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经理层可能通过背离利润最大化原则而实施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措施,例如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任意扩大在职消费等。

两权分离使代理人有可能利用对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以权谋私,损害公司利益,从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有关企业运行方面,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凭借这种信息优势,代理人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委托人的利益。

三、企业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

()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1.决策机制。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根据市场信号,在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多种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抉择。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所谓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经济行为和不采取某种经济行为的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的内容及手段等。激励机制涉及的行为主体有投资者、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他们在一定场合是激励主体,在另一场合也是激励的对象。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

3.约束机制。企业决策要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条件。它的约束机制就是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和制约的机制。实际上它是从反面刺激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使之保持合理的经济行为,并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全部风险的机制。

4.创新机制。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机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必然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因而,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企业创新机制也包括为形成新的组合而引起或促进变革的机制。企业创新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约束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它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

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被看作是它和它的组成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在此背景下,在公司治理中存在一种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是从“股东”套用而来的。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或业主,股东拥有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份,因而股东(Stockholder)就是股份的持有者。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资本来源多元化和企业本身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管理层在作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如何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和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2.公司治理原则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制度构架。一个现代企业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是否有效。公司治理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公司治理的具体原则包括:(1)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得到尊重;(2)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3)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使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助于建立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机制;(4)当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时,应当得到有关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已成为一种基本趋势。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求:(1)公司决策要考虑相关者的利益;(2)公司董事会要有一部分外部相关者进入;(3)各种代表相关者利益的机构在起作用;(4)促使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商业道德。

3.公司治理机制

(1)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于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各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总经理的权利和责任都做了明确的界定,以规范企业的运作机制。

(2)股东“用脚投票”的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公司筹资和股票的转让方面,而且可以起到约束管理层行为的作用。如果由于管理的原因使公司的权益受损或使股东面对的风险上升,股东就会在证券市场抛售股票,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股东向管理层投的反对票,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有被其他股东集团、公司或个人收购的危险,被收购的公司在收购者收购成功后必然会改组管理层。即使不被收购,股票市场的压力也会导致公司采取措施改组管理层,从而给管理层施加压力以约束他们的非利润最大化行为。

(3)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经理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可以促使管理者在经营中以股东利益为重,否则,将存在被其他的职业经理替代的可能。

(4)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长期激励计划,使得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股东的收益紧密相关,使经营管理者在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增加股东的收益。例如,有些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就具有激励相容的效果。

(5)健全、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通过规范的财务制度及其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内部人暗箱操作,鲸吞股东权益。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

一、传统国有企业的内在缺陷

()产权不清

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宪法中明确界定为归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由谁承担责任是不具体、不确定的。由于在这个基本层次上的产权主体不确定,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因而,就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克服代理问题的激励——约束机制。

()政企不分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地集中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企业运营的行政化体现在各个方面:(1)要素供给的行政配给制。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由物资部门调拨,企业的用工指标需由主管的劳动部门决定,企业的资金由财政或行政性的银行拨付等。(2)经营管理者的行政任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行政级别享受待遇。(3)企业产品的调拨制。企业的产品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而是由物资部门统一调拨。(4)企业利润的统收统支制。企业利润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

()责权利不明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论是与政府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相关利益者之间,不仅责、权、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责、权、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的界限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者有责有权而元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管理不科学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放权让利阶段(1979年~1983)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过多,致使企业缺乏应有活力的弊端,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的。所谓放权,就是主管政府部门向所管企业下放部分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所谓让利,就是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以扩大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3年~1985)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利益关系,重点是“利改税”,就是国有企业将原来的以上缴利润的形式改为上缴税赋的形式;所谓“拨改贷”,就是企业资金来源由原来的财政无偿拨付改为向银行借贷。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85年~1992)

198410月召开党的十二届三中会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围绕着这一改革目标,按照当时理论界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即在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图以此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促进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年~1999)

1992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1999年至今)。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要通过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面临的主要难点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艰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仅要设计出一种可行的目标模式,而且要解决旧体制留下的一系列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有:

()国有产权代理难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改制的核心。但首要条件是股东必须在位,统筹全局。由于国有成分在大公司资本总额中还占相当比重,因此,国有股权由谁代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国有产权与企业经营之间,关键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界面”问题。组织持股公司并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一级持股公司——二级持股公司——运作公司的“嵌套关系”中,持股公司的建立解决了运作公司的“业主在位”的问题,但是,持股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制组织,也有一个所有者是否在位的问题。

()现行干部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冲突

在国家控股和持股的公司解决了主要股东即国家股的产权代理问题之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本来是明确的: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聘任,由高层经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但是,这一习惯做法,同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矛盾,不少公司制企业的主要领导甚至中层领导,仍然由组织部门任命。不改变这种组织人事制度,整个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正常运转。

()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住房等支出是由企业负担的。如果不解脱由传统体制带来的历史性包袱,企业就很难搞活,难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冗员严重

至今,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富余人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与劳动人事制度相结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有企业的过量冗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公司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富余职工从经营项目中分离出来。但分离出来后的安置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企业资源配置就难以实现。

()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过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国有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其中半数企业超过80%,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是全额负债经营。这一状况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弱化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居高不下。“债转股”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出资人代表享有不可侵犯的所有权权能,包括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免、企业收益的分配等。

()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具有长期投资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允许它们参股国有企业。

()健全董事会制度,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经理人员应严格实行由董事会聘任的办法。积极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择经理人员。有条件的公司可试行年薪制、持股分红制、股票期权制等。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如稽查特派员制度、由出资人委派财务总监等。

()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他制度,试行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部分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衡量经济增长,通常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生产净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效率增长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无论采用何种指标表示,一般都采用不变价格进行计算,以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科技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资本积累的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就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而言,以劳动要素为例,表现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一时期所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取决于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从长期看,如果原有生产设备能力已经充分利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就必须增加投资,才能引致就业量的增长。投资就业弹性则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技术条件所形成的资本一劳动比率,即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等于投资总额除以资本一劳动比率。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等于劳动就业增长量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劳动就业增长量等于投资额除以资本~劳动比率。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投资率。这样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率就可以表述为: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即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上式则可写成: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这个等式表明,一定时期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取决于三个因素: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一劳动比率。

一定时期内的投资额总是有限的,因而就业量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在无外资流入的条件下,投资只能来自国内积累。一般情况下,投资率不能超过积累率。如果投资率超过积累率,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必将造成需求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反之,若投资率小于积累率,经济将会趋于萎缩。从长期看,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于是前面提到的等式就可以改写成。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这个等式表明,只有在投资率与积累率相等时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其次,就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来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微观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宏观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率的一般公式可以表述为:

经济增长率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因素之外,经济增长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1)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2)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3)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4)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5)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

第二节 经济发展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方式。由于不依赖技术进步,表现在投入一产出比上的效益指标没有明显的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的增长方式,表现为投入一产出指标的不断提高。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经济增长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这种转变是渐进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全局性的,不排斥某些地区、城市、企业在某些条件下实行粗放型增长。各地区和城市受其所处环境、市场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步调一致。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在我国,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需要;二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2.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在中国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便更多地吸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

3.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以便取得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宏观效益。

5.防止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使投入一产出效益逐步稳定提高。

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差异表现为经济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社会总供求及其他因素的变动,出现经济增长率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发生了大起大落的剧烈变动,这表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调。这种表现为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失衡性波动通常表现为:先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经济过速增长,造成生产资源和消费品短缺,物价急剧攀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则转为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存货增加,市场严重疲软。失衡性经济波动会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3.经济体制本身的因素。

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的发现,大范围气候条件的变化。

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所谓经济增长,正如本章第一节表述的那样,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即物质产品和劳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经济的稳定程度、居民实际生活质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便失去物质基础;但经济增长不是根本目的,其结果是促进结构优化、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二者的区别是:一般说来,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是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经济发展应放在中心位置。

2.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经济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因此,必须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持续地使用可再生性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产生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3.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产业分类

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凡是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各经济单位的集合,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产业。产业不仅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还包括各种非物质生产部门。

产业分类,亦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是指对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按其经济活动性质所做的部门分类。从目前的情况看,业已存在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较为流行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产业,由广义的农业中的各部门构成,通常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第二产业,最主要的是制造业,也将建筑、煤气、电力、采矿等部门包括在内。

第三产业,起初包括商业、金融业,后来则将保险、运输、狭义的服务业和其他各项服务业都包容其中。

这一分类方法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柯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分析经济发展的某些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了经济的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流传开来。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所接受和采用。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三次产业统计。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方法,曾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文献。标准产业分类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个大项,每一个大项下分出若干中项,中项下分出小项,小项下再分细项。这样,全部经济活动按四个层次,层层分解,然后按系统进行编码,试图将全部经济活动准确、无遗地显示出来。

其中的十个大项分别为: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不动产业、保险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服务活动;(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3.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划分的思想和方法,是部分国家一度沿用的产业分类法,但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放弃。这种产业划分的方法在理论上是依据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思想,实践上则是前苏联物质产品管理和统计体系的衍生物。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首先强调和突出了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然而,这种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体系上不完备,在统计上不准确,而且也缺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普遍适用性。

4.两大部类的划分

两大部类的分类思想首先是由马克思提出并做了详细分析的。两大部类分类的思想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也正因为如此,它很难成为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此外,由于这一方法也不将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进去,因而它同样具有不完整性。

5.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在产业经济理论文献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一些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分析目的所进行的产业分类。如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为了进行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分析所提出的产业分类;另外也有人根据要素密集程度进行产业的划分,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当然也还有依据产业的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划分,等等。

()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换句话说,它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比较流行的产业结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两大部类结构。它是指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2.农轻重结构。它是指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把社会物质生产区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而形成的。

3.三次产业结构。它是指在产业部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通常用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也可用各个产业部门所占劳动力、资金的’比重表示。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使之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1)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宏观经济效益。(2)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以实现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3)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4)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比较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各种资源的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有利形势,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的结合。(5)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产业结构高度化

所谓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的技术结构高层次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从而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高度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2)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3)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4)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2)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局部仍有:‘瓶颈”制约;(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呈现出地区的不平衡状态;(4)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低。

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一是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农、林、牧、副、渔与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三是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法律和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四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五是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

三、产业的地区布局

()产业地区布局的含义和条件

所谓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它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地区布局总是依赖一定的经济条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布局。这些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律和任务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区域布局状态,纵观人类社会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无一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产业地区布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大机器工业的时代,在煤炭、钢铁产地和交通枢纽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工业城市,产业地区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同时存在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多地集中于大城市,集中和规模化产生聚集效益,有利于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但是,过高的聚集又带来诸多弊端,城市病不断出现,并日趋突出,于是产业地区布局又要求分散。所以,既要聚集,又要分散,在聚集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聚集,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的动态规律。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规律要求,人为影响产业地区布局就形成了产业布局政策,它的目的是通过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具体来讲,产业地区布局的任务有两个方面:(1)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的适度集中,以取得空间聚集的效益;(2)促进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适当分散,实现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产业区域布局战略选择的原则

产业区域布局的一般原则是“全国一盘棋”原则、各个地区相互配合原则、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以及社会政治、国防安全原则等。但我们在这里主要针对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现实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点,阐述产业地区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几个综合性原则。

1.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优先。

2.产业政策的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以产业倾斜为重点。

3.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结合,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4.从全局利益出发,尽可能发挥各地区的相对优势。

5.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优化目标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经济发展中就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部经济一般发达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始终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部分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平衡

一、国民经济总量及其衡量指标

()国民经济总量的含义和分类

1.国民经济总量的内涵。国民经济总量是从社会经济总体进行考察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活动,即社会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指标。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标志。

2.国民经济总量的分类。国民经济总量按范围可分为:综合经济总量和分项经济总量。综合经济总量主要有: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分项经济总量主要有:投资品总量、消费品总量、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信贷收入、信贷支出、进出口总额等。这里主要研究其中的综合经济总量。

()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总量指标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社会总供给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可供全社会使用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所生产的产品不需要再加工和流通,可直接提供人们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它可分成两类:可直接用于投资的产品和可直接用于消费的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而言的。所谓劳务,即劳动服务,它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直接结合在一起,提供的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特殊使用价值。

社会总供给是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构成的。从价值形态分析,国内供给是国内生产总值。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外供给,是指海关统计的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支付能力条件下社会对生产出来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对投资品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包括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需求和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又称消费支出,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量(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它表明国外部门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3)社会总供求分析的意义。对社会总供求的分析,有利于揭示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规律,有利于观察、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该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状态。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国际上通用的也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二者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

如前所述,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即在本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不论由谁生产、归谁所有都要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各单位或各部门生产过程中产出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的总和,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即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论在国内生产还是在国外生产,都要计人。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相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但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二者的关系是:

GNPGDP+常住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非常住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GDP+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式中的“要素收入”指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按当年价格计算,但为了正确反映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比例和效益,必须消除不同时期内的价格变动因素,一般应用综合价格指数予以剔除,以便进行纵向的比较。

3.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是一定时期的生产结果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净产出。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从其实物形式看,是这一时期生产的全部消费品和净投资品;就其价值形式来看,即为社会净产值,是新价值。也可以把国民收入理解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到生产中的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说,它们都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指标,核算的范围都是全社会;从区别的角度说,首先,二者的核算角度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角度而国民收入是从收入角度来核算的;其次,二者的核算内容在现实的经济统计中略有差异,凡是存在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却不形成任何要素所有者收入的部分,都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往往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要大于国民收入的数字,其中比较突出的差距来自折旧。

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封闭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般条件

1.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在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由于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而形成,因此上式可以改写成:社会总需求一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在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供给=投资品+消费品,其价值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将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是:(1)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惟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即c1+v+m(c1=固定资产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3)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由上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还可以引出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其他条件。

(1)引入财政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2)引入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3)同时引入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这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平衡,同时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两者之间是否平衡。

()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在开放条件下,必然有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和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即进出口,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即资本的流人与流出,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把二者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它们的变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首先,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的总需求。引入进出口贸易后,出口引起总需求的扩大;引入资本流入流出后,资本流人引起总需求的扩大,资本流出引起国内需求的减少。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需求=(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

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口(包括正常的出口和由

资本流出带动的出口)

其次,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的总供给。引入进出口贸易后,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引入资本流人流出后,流入资本能增加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包括正常的进口和资本

流入引起的进口)

这样,同时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即为:

(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

+出口=国内生产总值+进口

经过移项整理后为:

(国内资本+资本净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国内生产总值+净进口

上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也有两个:一是国内资本全部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并且在扣除资本流出后全部转化为投资度出和消费支出。这样,由国内资本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才能和国内生产总值相等。二是资本净流入=净进口,或资本净流出=净出口,即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贸易收支)的逆差(净进口)为资本项目(资本流出入)的顺差(资本净流入)所抵消,或前者的顺差(净出口)为后者的逆差(资本净流出)所抵消,这实际上是要求国际收支平衡。

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失衡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一是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按照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进行分散决策,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二是宏观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确定性及宏观调控不利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甚至失衡。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因素也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原因。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

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的不平衡甚至失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发通货膨胀;二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增长乏力,投资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人员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四、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不仅要求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保持平衡,而且还要求二者在结构上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重要条件。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则是从实物方面来考察的平衡。此外,相对说来,总量平衡侧重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而结构平衡主要涉及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的依据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调控者,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由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性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弥补“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缺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国家机器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它要借助国家的政权力量,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担负起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

1.经济调节。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一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二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即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的调节。三是对经济利益的调节。

2.市场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监管职能就是建立和调整政府微观计划,促进市场正常竞争的职能:一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各自定位;二是简化市场准人,切实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三是加强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社会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还必须承担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一是汇集和保护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和发展计划的实现。二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公共服务,就是由政府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按其严格的意义,是指那些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每个人在消费它们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同时也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还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拥有所有权,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具有了管理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协调国有资产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3.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虽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有缺陷;二是市场竞争有失灵的情况;三是单靠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四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事后的调节,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第三节  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保持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与社会总供给以及结构的相互平衡、相互适应,使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并在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协调地增长。

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率,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谈不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增加或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和个人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前提。为使经济适度增长、就业率不断提高,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大体平衡,避免出现价格总水平的大起大落。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总情况。在开放条件下,出口(国外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进口是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关系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及对外收支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出、流人也对社会总供求的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但不否定直接调控方式。当然,这种直接调控也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特点。

()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借助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1.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系的范畴。经济杠杆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促使各经济主体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动地按照经济杠杆作用所引导的方向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因而它能从经济利益上促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运行目标。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所运用的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在社会主义经济杠杆体系中,价格杠杆占有重要地位。

3.法律手段。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法律手段的主要职能是采取法律的形式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秩序要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维系,国家也要依靠法律调节市场的运行。法制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

4.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它包括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

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目标,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其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紧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

()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是指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所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收入政策旨在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收入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汇率政策

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主要是政府有可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运用汇率政策调控就是指直接地运用汇率变动的效应,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

除上述宏观调控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可以安心的按照已定计划去复习备考。

购买南开大学专业课考研资料请点击:http://www.52kaoyan.com/Shop/data/nankai/Index.html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信息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南开大学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南开大学考研院系·专业导师信息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资料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资料参考书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万相见教授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哲学院考研保研专场经验分享会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两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杨化滨教授
    普通信息 2021年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考研内部资料真题及题库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王丹红教授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关乃佳教授
        南开大学考研招考·信息
        南开大学考研资料
    普通信息 大学物理02—06年考研试题
    普通信息 802量子力学本科笔记-南开大学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分数线报录比及导师信息
    普通信息 813运筹学07年考研试题-南开大学
    普通信息 光物理学(包括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光辐射等内容
    普通信息 854文学批评与文艺写作-2010年考研试题-南开大学
    普通信息 量子力学导论02—06年考研试题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及真题推荐
    普通信息 2014年南开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红宝书(722新闻传播
    普通信息 南开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大纲参考书信息
        相关信息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带解析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信息分享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复习辅导资料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和真题
    南开大学经济思想史考研专业目录2018年与2017年对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大纲和复习资料
    2016年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
      热门考研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