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 客服中心 | 意见建议 | 投放广告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2010年天津高校考研大纲
·全国招生院校研招办网址导航
·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国家复试分数线汇总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院校 >> 天津 >> 天津大学 >> 院系·专业 >> 正文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专业介绍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专业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1-3 11:10:25

专业代码:080101
专业名称: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非线性振动、振动控制和稳定性分析,2.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3.机电藕联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4.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5. 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6.磁固体动力学
指导教师:陈予恕、邱家俊、刘习军、吴志强、贾启芬、丁千
二、 专业特点:
本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很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我校一般力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开展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学科之一。振动实验室居国内同行先进水平。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摘引400多篇次,出版专著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多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名,博士研究生近30名博士后5名。此外,本学科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影响,至今,已主持领导了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创建并主编《非线性动力学学报》。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应用数学基础(三),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应用基础,线性振动(双语授课),实验技能,振动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常微分方程组稳定理论,非线性振动,运动稳定性,结构振动模态分析,分岔理论,机电分析动力学。
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课题组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关键动力学问题选题。对所选方向应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作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专业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在非线性振动中,引入现代数学和非线性科学理论,建立了C-L方法。对参数激励系统的高余维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普适分类研究,从而奠定了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利用这些理论和早期的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大型旋转机械、海上采油平台、高速列车等重大工程设备中关键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仅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上的初步应用,就产生了一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在机电藕联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研究方面,完成了"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的子课题"发电机组机电藕联扭转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供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经济效益达2.9亿。完成的"长江三峡机组关键技术基础性研究"子课题,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作出了贡献。
目前,已完成"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20项及若干横向项目。
本专业由陈予恕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该项目是一般力学学科第一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另外,本专业还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和"网机系统机电藕联扭转、分岔、混沌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与此同时,在研的面上基金项目8项,部委横向项目4项,共计研究经费200多万元。
五、 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

专业代码:080102
专业名称:固体力学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秦玉文教授 (现代光测力学及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李鸿琦教授 (光力学测试技术,微、纳观实验力学测试技术)
计欣华教授 (工程测试技术可靠性与无损检测)
张义同教授 (非线性力学问题、粘弹塑性理论与应用)
亢一澜教授 (新型材料力学行为研究、固体力学实验)
秦庆华教授 (智能结构与压电材料本构模型与数值计算研究)
蔡宗熙副教授 (固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侯振德副教授 (现代光电技术在固体力学中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力电性质)
李林安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实验、计算技术及应用;细观力学)
王世斌副教授 (纳米结构与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陈金龙副教授 (多相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崔玉红副教授 (固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地震工程与岩土工程)
沈 珉副教授 (新型复合材料损伤力学研究)
二、专业特点:
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涵盖较宽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生物力学和岩土力学等,注重实验、理论、计算并重是本专业特点。现有教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8名。本学科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实验条件,如静、动态光测力学实验,微细观力学测试及数值分析,无损检测等方面。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设备。与工科专业相比,本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科学知识,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分析与工程计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几年报考情况
本专业实际录取人数为15-25名。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为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固体力学基础与数值方法,光电与光力学测试原理与技术,固体力学计算编程,可供研究生们选修的课程有:粘弹性力学、板壳理论、连续介质力学、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工程测试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1981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多年来在实验力学以及固体力学的若干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并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近年来本专业的专家教授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基金以及部委基金项目,承担了较多的横向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数十项部委级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学成果奖。
五、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在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国防与军工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或大型工程计算与设计工作、从事工程计算软件工作,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可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专业代码:080103
专业名称:流体力学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周恒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后备学术带头人:罗纪生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学科评审组成员,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吴雪松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高级讲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陶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流体力学和水波动力学、环境流体力学。
姜楠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特邀客座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实验流体力学。
方一红副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曹伟副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刘正先副教授,流体机械专业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湍流模式理论。
二、 专业特点:
天津大学流体力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天津市重点学科,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员单位,本学科的特色是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研究方向长期集中在流体力学的前沿课题:湍流的研究与应用,科研力量强大,内容深入,方向齐全,研究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修考查课

S00D001

体育课

 

1.0

 

S00D002

学术报告

 

1.0

2次

S00D003

实验技能(流体力学实验技能)

40

2.0

2期

 

湍流理论

40

2.0

双语教学

 

管理或经济类课程

 

1.5

 

 

 

 

S00A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

3.0

 

S00A002

第一外国语(英语)

120

4.0

 

S00A007

应用数学基础

90

5.0

 

S00A011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

40

2.0

 

S02A014

粘性流体力学

40

2.0

2期

S02A015

气体动力学

40

2.0

2期

S02A016

实验流体力学

40

2.0

2期

 

 

 

 

高等流体力学

60

2.0

1期

 

湍流高级数值模拟

30

1.5

2期

S02C062

流动测量技术

30

1.5

1期

S02C064

计算流体力学

30

1.5

2期

S02C065

声波与重力内波

30

1.5

2期

S02C066

流动稳定性理论

30

1.5

2期

S02C067

流体力学摄动方法

30

1.5

1期

S00D005

知识产权法

30

1.5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1979年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本学科1996年至2000年间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

项  目     源

项    目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万元)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湍流及其控制(1973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8~2001

35.0

周恒教授

流体和空气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流动稳定性问题(二级子课题)(970211021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

1997~2000

45.0

罗纪生教授

流体和空气动力学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微小尺度流动结构测量(三级子课题)、剪切湍流相干结构及小尺度统计行为研究(三级子课题)(970211021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

1997~2000

45.0

姜楠教授

三维边界层稳定性的两个问题(19572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6~1998

7.0

周恒教授

壁湍流相干结构及其在传热中的作用(970056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1998~2000

5.0

姜楠教授

混合层被动控制的理论研究(1964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7~1999

5.0

罗纪生教授

潜水波对近海污染物输移扩散的研究(19772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2000

11.0

陶建华教授

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1980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9~2001

10.0

方一红副教授

 

本学科点目前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项 目

来 源

项    目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万元)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1

单边振荡混合层的稳定性分析及对混合影响的理论研究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1998~2001

7.0

罗纪生教授

2

加热控制壁湍流多尺度结构的实验研究(1000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1~2003

15.0

姜楠教授

3

近岸海域潮、波、流共同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598393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9~2001

45.0

陶建华教授

4

渤海综合整治天津方案及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1~2003

30.0

陶建华教授

                       

五、 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代码:080104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 振动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振动与噪声控制
3. 环境工程力学
王洪礼 教授、博导, 张琪昌 教授
二、 专业特点: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是与工程密切结合的产物,它更强调综合与应用。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线性振动理论、应用数学基础、非线性振动、工程与科学计算、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振动测量、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计算机文献检索及国际互联网。
应掌握数学、力学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能新闻记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工程技术工作。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五年科研获奖:
1. 2002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2001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生化反应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3. 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耦联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磁力轴承转子系统的Hopf分岔问题及非线性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汽车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非线性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向量场范式及其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应用";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及控制研究"。
5. 教育部重点基金,"渤海赤潮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近五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有10余篇。
五、 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攻博。

专业代码:080201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械动力学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
3. 数控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4. 工程陶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5. 切削精密加工技术
6.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
硕士指导教师:
徐燕申 黄田 王太勇 张大卫 王凤岐 杜玉明 郭伟 张世昌 任成祖 林彬 牛占文 李佳 周立华 张连洪 倪雁冰 于爱兵 张冠伟 林滨 陈金水 陈邦固二、 专业特点:
本专业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授予单位,1990年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条件良好,学术氛围浓厚。现有长江学者1人,教授11人(内有博士导师4人),副教授9人。
本专业建有先进的实验研究基地,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工程陶瓷及其加工技术实验室(国家教育部开放实验室)、中台精机机床实验研究室、机械振动与噪声实验室、数控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实验室等,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包括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全功能NC车床,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并联机床,引进的轮廓仪、激光测量系统、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仪器以及自行研制的六坐标NC工具磨床和专用陶瓷加工设备等,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本专业开设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有:应用数学基础,工程与科学计算,先进制造技术,现代设计方法,控制工程理论,CAD/CAM,NC技术,机械动力学,模块化设计方法,切削与磨削理论,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等。同时,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与兴趣选修其它专业开出的相关课程。
该学科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每名研究生均要求参加课题组的具体研究项目,并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定科研任务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多年来,本专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并联机床/机器人技术、面向生命和信息科学的机器人及其遥操作技术、工程陶瓷精密加工技术及相关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近年来承担有数十项国家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八五"、"九五"、"十五"攻关和"863"项目及与工厂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在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五、 就业方向:
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或从事企业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工作以及从教于高等院校。有些则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因其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实际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各方面普遍欢迎,就业面极广,求职成功率较大。

专业代码:080202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电一体化
(2) 机器人学
(3) 流体传动与控制
硕士指导教师:
阎祥安,王树新,王刚,赵臣,章青,曹玉平,洪鹰
二、 专业特点:
本专业为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条件良好,学术氛围浓厚。
本专业建有先进的实验研究基地,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数控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实验室等,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包括平面关节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及视觉系统,引进的轮廓仪、激光测量系统、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仪器等,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该学科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有:外国语、应用数学基础、工程与科学计算、现代控制理论、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控制、机器人学、数控技术等。同时,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与兴趣选修相关课程。
该学科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每名研究生均要求参加课题组的具体研究项目,并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定科研任务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并与法国EDF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有密切科技合作关系。该学科先后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最近,该学科在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智能控制、基于视觉的柔性机械臂控制、基于动力学的动态视觉化系统、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装配技术、液压伺服技术、面向生命和信息科学的机器人及其遥操作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五、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主要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有些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因其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受到社会各方面普遍欢迎,就业面极广,求职成功率较大。

专业代码:080203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及理论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2. 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
3. 现代设计技术与方法
4. 啮合理论和机械传动
5. 摩擦学
硕士生指导教师:
张 策、王玉新、孟彩芳、陈树昌、宋轶民、董 刚、杨玉虎、王金敏、陈东祥、谢有才、潘凤章、郭玉申、孙月海、车建明
二、 专业特点
本专业于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现有教授7名(含2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2名,获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24名,工程技术人员15名。
本专业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有机械动力学实验室,机零机原实验室和拥有二百余台微机的机械设计实验中心。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
三、 研究状况
多年来,本专业在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本专业的专家教授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及大量的横向科研课题研究。鉴定完成国家863计划、"八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各部委及其它项目几十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四、 近几年报考情况
报考本专业人数逐年递增,实际录取人数每年为15~20人,报考与录取比例约为2∶1。
五、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研究生课程有:先进制造技术、机械控制工程、机械动力学、机构分析与综合、现代设计方法、齿轮啮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机械优化设计、机械振动基础等。
六、 就业方向
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或从事高校教学以及企业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080204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
2、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导师:李双义教授、毕凤荣副教授
二、专业特点
天津大学于1994年建立车辆工程专业,1998年建立车辆工程硕士点。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另有技术人员3人。本专业将汽车底盘和车身兼顾,设计与制造兼顾。
该专业的兴建得到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的支持与赞助。与著名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声学振动研究所及德国汉诺威大学机械系建立了稳定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的伙伴关系,与天津市汽车(集团)公司有广泛的协作关系。学科建设上,立足于充分发挥我校内燃机、力学及机械工程等实力雄厚学科的综合优势;并以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天津市汽车研究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为依托,并与本市具有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相结合,力求做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近三年中,报考该专业硕士生人数与录取比例为1.5:1。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入学后,除政治、外国语和数学外,主要课程有:工程与科学计算、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控制工程、机械振动与模态分析、振动信号分析与测试技术、板料塑性成形力学基础、汽车覆盖件成形及模具、汽车动力学、随即振动与谱分析、现代工业设计和现代企业管理引论等。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和四化建设要求,要有一定的探索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于第三学期中以前完成选题工作,并在学科点范围内作选题报告,最晚在第三学期初进入课题。论文工作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硕士生要结合论文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在学期间要求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要求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和全国性会议上发表,并收入论文集。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绩
本学科近年来,以汽车车身和底盘为主,从事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多年来进行汽车车身的结构设计,汽车覆盖件制造工艺、模具CAD、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CAE)以及汽车覆盖件的选材等研究,建立了汽车覆盖件选材的专家系统,并在企业中得以应用。进行汽车油气减振器的特性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柴油机的低噪声改进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国内多家企业的资助下开展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快速设计和工艺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车辆总成部件的低噪声、低振动、轻型化的改进设计和计算机虚拟设计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开展内燃机降噪的系统研究工程。
近五年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企业横向课题7项;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撰写著作6本。
五、就业方向
车辆专业的研究生有广泛的就业领域,在进入WTO 之后,我国对汽车"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势在必行;因此,往届硕士毕业生倍受欢迎,逐年供不应求;有在汽车开发与生产企业(包括三资企业)、院所等从事汽车开发和设计工作的,有到汽车检测部门从事技术工作的,甚至有到海关、保险机关以及政府机关从事该行业管理工作的。

专业代码:080701
专业名称:工程热物理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应用热力学理论技术
2、传热传质过程机理及强化技术
3、工质的热力学性质
4、低焓能源转换、传递理论及利用技术
导师:马一太、王怀信、汪健生、王迅、诸凯、杨俊红
二、 专业特点:
工程热物理专业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本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力于解决新能源、工业余热及其它低品位能源在转换、传递与利用中存在的热力学、传热学问题,在低焓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新型制冷剂,传热传质强化、干燥理论与技术方面成果突出。有五位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另一位导师也将要取得博士学位。两名教授均为博士生导师。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除一般公共课程外,专业学位课四门:热力学循环分析和前沿进展、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热传导、对流换热分析。选修课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需要灵活确定。毕业前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在有关专业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高效干燥过程的超常传热传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自然工质超临界循环热泵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211工程"重点投资项目"新型热力循环开发低品位能源的研究"以及数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还承担和完成了:燃气机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逆循环中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实现劳伦兹循环的研究,逆向循环热力循环(制冷、热泵)用低公害混合工质的研究,中高温劳伦兹热泵节能技术的研究,制冷热泵循环容量调节动态特性的研究,逆循环系统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动态特性研究、人舌温度场研究、油田超临界压力换热器研究等项目。目前已在一级学报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并有数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五、 就业方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科技企业及一般工矿企业。

专业代码:080702
专业名称:热能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新能源的转换及应用技术
2、制冷与热泵理论及技术
3、热能工程及节能技术
4、干燥机理及应用技术
5、燃气工程技术
导师:赵军、李惟毅、朱家玲、赵镇南、郑宗和、李新国
二、 专业特点:本专业主要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在太阳能工程、地热利用、新型热泵与空调、节能技术,干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除一般公共课程外,专业学位课三门:热力学循环分析和前沿进展、流体热力学、热传导。选修课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需要灵活确定。毕业前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在有关专业杂志或学术年会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两项,国家计委项目"地热利用新技术研究", "211工程"重点投资项目"新型热力循环开发低品位能源的研究",国家"973"项目以及数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还承担和完成了:模块式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发电厂风冷式冷凝器传热过程研究,小型自备电站热电冷联供经济性研究,燃气机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地热水在石油开采中的利用研究等项目。目前已在一级学报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并有数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五、 就业方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科技企业。

专业代码:080703
专业名称:动力机械及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内燃机清洁、高效燃烧理论与技术;
内燃机电子控制、匹配优化及智能化技术
内燃机噪声与振动,现代内燃机设计理论
内燃机新能源及新型动力系统
内燃机燃烧数值模拟及激光诊断技术
内燃机排放控制、尾气处理及环境效应
硕士生指导教师:
苏万华(博导),刘书亮(博导),郝志勇(博导),姚春德(博导),张惠民(博导),舒歌群(博导), 赵华(博导),宋崇林,刘昌文,汪洋,谢辉,高文志,尧命发,杜青,林建生,张俊红
二、 专业特点:
   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我国内燃动力机械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内燃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本学科是我国首批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最近进行的国家重点学科新一轮评审中又一次名列前茅,被认证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内燃机领域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内燃机学术交流的中心。
(1) 国内领先的科研水平
自"六五"以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在内燃机领域的多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尤其在近几年的国家科研项目招标中,本学科接连中标,承担了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同行中继续保持领头水平的地位。"十五"期间,由本学科为首席负责单位,领导国内多所高等学校,从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基础研究"。该项目有望在内燃机燃烧理论、内燃机优化控制以及清洁替代燃料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2)强大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本学科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 9人,博导7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者1名。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占70%以上。
(3)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本学科拥有现代化高水平专业实验室 11 个,实验室和研究室总建筑面积近 4000 平方米。拥有发动机实验台架78 个,大型贵重仪器设备 30余台套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其中多台仪器设备为国内首次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4)我国内燃机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中心
本学科非常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近五年来,曾举办国际学术会议9次,举办国内学术会议17次,出国讲学报告13人次,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讲学31人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9项,邀请国内外学术造诣较高的中青年学者到本学科进行长期或短期合作研究27人次,与国外2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还是中国内燃机学会编辑委员会和燃烧、节能、净化分委员会的主持单位,是中国内燃机学会会刊"内燃机学报"和工程热物理学术界的重要刊物"燃烧科学与技术"的主办单位。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必修课:
内燃机电控原理及应用,内燃机实验技术,学术报告,现代管理学
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应用数学基础,工程与科学计算,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高等发动机原理,现代热力发动机设计,内燃机实验技术与实验标准,热力发动机工作过程计算
选修课:
内燃机废气净化,激光多普勒技术,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内燃机排放与环境,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光学测试技术,内燃机燃烧过程分析,高等内燃机概论
论文要求:
理论与实验并重,要求在学术思想和实验手段等方面有创新。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六五'以来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特别是'九五'期间,本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科研经费增长了近十倍,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三个层面上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以2000年为例,本学科科技总经费达4800多万元,科技转让费1500万元,科研费674万元。承担科研项目7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企业委托科技开发项目34项,其中国家重点式础研究规划(973)项目项,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近五年来,本学科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国际刊物论文40余篇,EI或SCI检索论文60余篇。
五、 就业方向:
本学科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和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已经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共计370余名,其中70%以上服务于国家的汽车及内燃机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内燃机及相关专业, 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技术、研究和管理骨干,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本学科近年来报考与录取比例均在85%以上。

专业代码:080705
专业名称:制冷及低温工程

一、研究方向及导师
1、制冷与热泵理论及技术
2、新型制冷剂
3、多能源制冷与低温工程
4、制冷与低温系统仿真与控制
5、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
6、生物冷冻冷藏新技术
导师:杨昭、李汛
二、专业特点:
本专业主要从事制冷低温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作为能源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冷与低温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及生物贮藏人工环境、石油化工、生态农业、医疗、交通运输及航天领域,尤其是在民用制冷、商业制冷、工业制冷、生物质冷冻冷藏技术、气体液化、超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仿真与控制及环境保护等学科及交叉学科。
在太阳能工程、地热利用、新型热泵与空调、节能技术,干燥技术,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质冷藏及冷冻工程新技术、制冷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及动态仿真、建筑能量系统集成优化及节能技术,新工质代用、可燃及阻燃特性和防爆技术,新型强化换热技术,天然气高效利用、新型热力系统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除一般公共课程外,专业学位课四门:热力学循环分析和前沿进展、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热传导、 对流换热分析。选修课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的需要灵活确定。毕业前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在有关专业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四、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两项,国家计委项目"地热利用新技术研究", "211工程"重点投资项目"新型热力循环开发低品位能源的研究",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数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科技发展项目。还承担和完成了:新工质替代,物质可燃及阻燃特性和防爆技术,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燃气机热泵节能技术,制冷空调系统动态仿真及控制技术,城市天然气负荷预测技术、地热水在石油开采中的利用研究等项目。目前已在一级学报和重要国际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近半数被EI和SCI收录。数项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权,并有数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我校211工程重点投资建设,已建立多台研究配套实验装置,如水─水热泵试验台, 空气-空气热泵试验台,跨临界循环热泵试验台,热泵干燥实验台,传热特性试验台,燃气热泵试验台,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微机自动控制的房间热平衡室等。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及热像仪等 五、就业方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科技企业及一般工矿企业。

专业代码:081406
专业名称:桥梁与隧道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1.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力学理论
2. 桥梁与隧道的安全评价、损伤检测与加固技术
3. 桥梁与隧道的现代测试方法研究
指导教师:李鸿琦教授、岳澄副教授
二、 专业特点:
本专业主要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现代桥梁与新型桥、隧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现代声、光、电技术用于桥、隧工程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以及旧桥安全评价、加固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的研究。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应用数学基础、工程与科学计算、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工程弹塑性力学、工程结构数值分析与程序、桥梁与隧道力学、桥梁隧道实验检测原理与技术、现代桥隧工程数值分析与应用、桥梁隧道工程基础与地基等。
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国家及省、部委基金项目,重要工程问题及新技术进行选题,对所选方向应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基金和多项部、市级重要工程项目。获教育部、铁道部、天津市多项科技进步奖。
五、 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单位。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信息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天津大学考研简章·目录
    固顶信息 天津高校2010招生系列之--天津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
    固顶信息 天津高校2010招生系列之--天津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
    固顶信息 天津高校09招生系列之--天津大学09年研究生招生简
    固顶信息 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固顶信息 天津高校2010招生系列之--天津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复试大纲公布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2006年博士生报名须知
    普通信息 2009年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环境科学
    普通信息 2009年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计算机科
        天津大学考研院系·专业导师信息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专业介绍
    普通信息 教育部关于2006考研分数线划定及复试的说明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学校简介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各学院网站导航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电信学院硕士生专业及导师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院系介绍--管理学院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院系介绍--理学院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院系介绍--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院系介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院系介绍--软件学院
        天津大学考研招考·信息
    普通信息 2006年天大考研专业课辅导现已开始报名
    普通信息 天大专业课辅导班开课时间表(05年10月26日发布,
    普通信息 天大宏微观辅导班开课时间有变,请注意!!(11月2日发
    普通信息 管理学院06考研成绩排名
    普通信息 精仪学院06考研成绩排名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基本要
    推荐信息 天津大学2009年考研大纲专题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安排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06考研成绩查询系统
    普通信息 材料学院06考研成绩
        天津大学考研资料
    普通信息 技术经济及管理复试心得-天津大学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经济学考博试卷-适用于宏微观经济学考研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运筹学考博试卷-适用于运筹学基础考研
    普通信息 运筹学考研备考精华总结-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普通信息 天津大学08年运筹学试题分析及09年的复习建议
    普通信息 运筹学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天津大学
    普通信息 运筹学08高分考生总结笔记-天津大学
    普通信息 运筹学期末考试范围-天津大学
    普通信息 运筹学本科笔记(08年)-天津大学
    普通信息 运筹学全程授课音频课件-天津大学
        相关信息
    自动控制理论例题习题集考研试题解析-南开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复试心得-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经济学考博试卷-适用于宏微观经济学考研
    天津大学运筹学考博试卷-适用于运筹学基础考研
    运筹学考研备考精华总结-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大学08年运筹学试题分析及09年的复习建议
    运筹学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天津大学
    运筹学08高分考生总结笔记-天津大学
    运筹学期末考试范围-天津大学
    运筹学本科笔记(08年)-天津大学
      热门考研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89761570,8976173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1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易考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2-808(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局营业执照注册号:1201011009852,点击查询!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27056088,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500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