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热门专业 >> 经济学考研网 >> 正文 相信自己,加油!
    CCER第一名谈考研
CCER第一名谈考研
责任编辑:billlee322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5-8-24

在压力和梦想间――关于中心考研经历的对话
缘起:
guest:听说你准备写一篇关于考研经历的文字,今天你叫我来这里,是不是为了谈这件事呢?
hanq:是呀。我早就想写了,甚至还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就想写了。
Guest:呵呵,那时候你就想写了,那时候你能否考上还不一定呢?
Hanq:是呀,可是我心里一直就有这个想头,总是在构思着这篇文章该怎么写,结构怎么安排,语言怎么组织……想了很多很多。
Guest:为什么你那么着急写呢?
Hanq:因为我替那些考研的同学们着急呀。当我刚开始准备考中心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跑到论坛上看帖子,发现大家的意见很分歧,越看越糊涂。后来终于明白一点了,可是这其中的经历太曲折了。
我总是在想:每个人从准备考中心到考完试,都要经历一个从一头雾水到渐渐明白的曲折过程,就像我们经过一个有很多岔路的巷子,只有一条或几条路可以到达终点。于是我们就凭着想象和猜测,一头扎进了其中的某个巷子,等到发现此路不通,再折回原路,如此周而反复,以至无穷……。如果在那些正确的路口处放上路标,大家就能节省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那该有多好呀。我就想成为摆放路标的人之一。
Guest:你肯定不是第一个摆放路标的人。
Hanq:呵呵,是呀。我也是看到别人摆的路标才立志将来要摆路标的。记得在考研的时候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前人写的考研经历,这些文字给了我很大帮助,特别是其中的一篇帖子,据说是04年的中心考研第一名写的,那篇帖子我打印了一份,每过几天就看一遍,每当心中充满疑惑时我就看一遍。写的太好了。
Guest:你是多少名呢?
Hanq:我初试是第一名:429。
Guest:呵呵,那么巧?去年第一名的帖子成就了你今年的第一名?
Hanq:这也许是巧合吧。虽然那个帖子我看了很多遍,但我的复习方法和帖子的作者很不相同。我决不是以他的经验为圭臬,他只是部分的启发了我。除了这篇帖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启发对我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这个巧合说明了一个问题:成功的经验是具有普适性的。我有时想,说不定06年的第一名会在我的读者里产生呢!呵呵。
Guest: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2005年考试的分析:
不同考分层次的考分分析 395-429(26人) 370-394(47人) 350-369(59人) 300-349(59人)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总分 405.7 9.0 379.1 7.3 358.7 6.0 325.5 14.0
政治 78.8 4.3 76.4 5.3 73.9 5.1 72.2 6.3
外语 73.1 6.3 70.4 6.5 68.1 6.4 63.9 6.9
数学(仅含经济学卷) 142.7 7.8 134.6 10.2 126.7 10.3 115.4 12.9
经济学(仅含经济学卷) 111.6 10.7 97.8 10.6 89.1 11.3 74.3 11.8
各科考分和总分的相关性(429-300)

政治 0.38633715
外语 0.476977098
数学(仅含经济学卷) 0.692833959
经济学(仅含经济学卷) 0.783805078

Guest:我们从2005年的考研谈起吧。你觉得发挥不够理想的考生们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呢?
Hanq: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2005年的考试分数分布情况。我用EXCEL表的函数简单分析了2005年的考分。
Guest:你是怎么分析的呢?
Hanq:我试图发现,分数不够理想的考生们相对于参加面试的考生们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即高分考生的优势在哪里。
另外,为了简化分析,我没有把300分以下的考生包括进去。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值得分析,而是因为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可能是认真准备考试但发挥不理想的,也有可能是没有认真准备而带着尝试目的而参加考试的。不过他们仍然可以参考我的分析。
我假设300分以上的考生们全都认真准备了考试,他们也全部达到了或比较接近了考研的基本要求。但在这191名考生里,仅有26人能够参加面试。竞争是很残酷的。
Guest:是呀,今年的考分让很多的人都感到很大的压力。
Hanq:我分析考分的目的正是为了给他们减压,使他们了解要参加面试各科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Guest:从你的分析结果来看,政治似乎比较特殊。不同层次的考生分数差距很小,方差也很小,而且政治分数和总分的相关度也很低,仅有0.39。
Hanq:英语有些类似于政治,但是395-429分数段的考生平均分比300-349分数段的平均分要高出9分多,这说明300-349分数段的考生们在英语上还有待加强。
Guest:英语分数和总分的相关度也比政治高,达到了0.48。而且报考中心的考生们英语能力似乎也比较强。
Hanq: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决定考生分数的关键是数学和经济学。
Guest:是呀,这两门考分和总分的相关度达到了0.69和0.78。看来考研的第二天是决定胜败的一天呀。
Hanq:是呀。不过数学和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差异。
在395-429分数段里,数学平均分达到了142.7。这个分数令人惊讶。这说明数学拿高分几乎是考上中心的必要条件。而且这部分考生的数学分数标准差也比其他层次的考生小。这说明他们的数学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可以说数学扮演着“门槛”的作用。
经济学则扮演着“筛子”的角色,它的分数与总分的相关度最高,在395-427分数段里经济学平均分达到了111.6。而且不同层次里分数标准差也都比较高,达到了10以上。看来在相同分数层次里,考生之间经济学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Guest:今年刚考完试的时候,大家都说今年的经济学考题偏易。可是从结果来看,经济学的区分度仍然是最高的

 


Guest: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呢?
Hanq:确切的说吧,我也不知道。
Guest:哈哈,不可能,难道你忘了?
Hanq:因为我怕我会给别人误解。我在正式准备考研前,一直没有放下学习。我在练习英语阅读,在学习经济学。但真正开始下决心考研,应该是在04年吧。
Guest:04年全年吗?
Hanq:没有,可能从04年3月左右开始吧。其中6月我去深圳参加培训,那个月几乎没有怎么看。04年我一直在上班。虽然我的业余时间比较多,但总的来看我的时间只有全职考研的人的一半。
我觉得考研的复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打基础和考前冲刺。我真正开始考前冲刺是在04年的11月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全力冲击考研了,一切以考研为中心了。
现在我仍然怀念考前冲刺的那段时光。那时生活特别充实,目标非常明确。
Guest:你去听过双学位的课吗?
Hanq:没有,虽然我在北京。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去吧。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相信我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经济学。对考题的分析加强了我的这种看法。
Guest:说说你的各科复习过程吧,比如政治。
Hanq:政治并不是我的强项,我考了75分,在26位参加面试的考生(简称面试考生)里排21名。可能是因为我对政治的投入最少吧。
Guest:投入最少?
Hanq:我觉得政治是最需要考前突击的。在考研冲刺前我也曾试图看政治,但是看过就忘,记不住,而且那些东西往往经不起推敲,反而容易造成理智上的反感情绪。所以我是在冲刺阶段才开始看的。
最经典的参考书是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参考书。但这本书内容太多,太杂,记不住,大部分内容记住了也不会考。而且考题中的相当一部分仅仅看参考书也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基本上把它当“参考书”了。这本书讲的最好的地方可能是“政治经济学”。
另外,我还买了人大包仁等几个人出的参考书,名字好像叫“名师精讲”。但这套书我觉得并不是很好。其中一些内容和参考书对照一看,发现出入很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更新不够及时的缘故。不过这本书书皮上倒是明确印有“2005”字样,真是一大怪事。此书的习题又多又滥,实在不适合我。但是这本书也有优点:它点出了每门课的重点和难点,每门课里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其实它点出的也不全对,但它的思路对我很有启发:备考政治必须要找难点和重点。
Guest:看来你买的书都不太适合你呀。
Hanq:呵呵,这些书都适合做参考,但不适合做精读教材。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参考书是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分析》和任汝芬的两本书。
考试分析前半部分是对考点的简要介绍。后半部分是对过去三年考题的详细分析。这两部分我都看了很多遍。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内容少而精,不必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考题,我反复看了几遍,考题告诉了我们出题者的思路,这比什么都重要。
高教出版社出版了任汝芬和李儒等人编写的四本书,我买了其中的两本。一本书(书名我忘了)据说是给考试参考书做配套的,包括重点内容精讲和经典习题。这本书我因为时间不够,仅仅把重点章节的仔细过了两遍或更多。任汝芬的习题很有特色,尤其是政经和马哲,他出的题有时比真题更难,更能体现出对题意和理论的深刻把握。而且他的经典习题里包含着大量的真题。这些真题都是需要反复练习揣摩的。
时政我用的也是任汝芬的书,他的时政书很薄,但仍然秉承了他的一贯优点:简洁,有效,习题好的特点。05年的政治时政题里,仅仅有一道多选题任汝芬没有包括进去,就是那道关于巴勒斯坦-以色列的多选题。这道题的内容任汝芬的书里没有提到。其余都可以在书中找到。
Guest:看来你喜欢薄书呀。
Hanq:是的。以前我看书喜欢挑最厚的,最难的。现在我喜欢最薄的,最简单的。因为这些书省事。
Guest:不过你的政治分数不能算理想呀。
Hanq:是的,肯定有很多朋友在这方面比我更有发言权。但是我的经验也有可以参考之处:我花的时间少,但回报也不错。呵呵。
Guest:你的办法似乎就是抓重点。
Hanq:是呀,不仅抓重点,也猜重点。考前我就猜今年“科学发展观”肯定是重点。果然今年至少两道多选题考的就是科学发展观。
Guest:那你参加过辅导班吗?
Hanq:没有。因为时间不够。而且我觉得只需要把重点掌握好就行了。而哪些是重点呢?只要看看以前的考题就明白了。

Guest:那么英语呢?
Hanq:我的英语是79分,在面试考生里排第5。我的英语水平只能算过得去了。在370分以上的考生里,大部分人的考分都在70分以上,可以说大家的英语都比较强。
Guest:你在大学里英语怎么样呢?过了六级吗?
Hanq:我在大学里就过了六级,但那时我的英语水平和考研要求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主要是在工作后把英语补起来的。
Guest:哦?
Hanq: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查字典。我喜欢拿着牛津高阶双解字典看英文,看到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就查,然后把所查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不断的回顾。这样做很慢,但是不知不觉我的阅读水平提高了。
Guest:那么你都看哪些书呢?
Hanq:开始我就看看一些和考研无关的英文书,但是后来没有时间看了。我就看看了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参考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不过我没有看完。这本书按照完形填空,阅读,作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我都挑着看了看,做了做。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答案,还告诉我们出题者的思路。
Guest:这么看你主要*的是积累。
Hanq:是呀。也许作文可以*背背范文来突击,其他的部分都得*积累。比如说,今年的新题型-阅读的B节,考前我没有做模拟题,所以这个题型是在考场上第一次做,但是我做的还可以。
Guest:你不做模拟题吗?
Hanq:不做,主要是没有时间。我买了一本高教出版的模拟题,但是我翻翻后发现模拟题和考试参考书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考试参考书和真题更值得钻研。

Guest:数学你是满分吧。说说你的经验?
Hanq:呵呵,今年报考中心的考生里数学达到满分的有3个,至于140以上更是数不胜数。大家都很强。
我的数学一直都还可以,在大学阶段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概率论(大学时没有学过数理统计)我都下过功夫,所以基础比较牢固。但我原来一直怀疑我考研时能拿高分。
Guest:为什么?
Hanq:因为我善于做难题,不善于做容易题,计算老出错,呵呵。
我喜欢花时间钻研一些难题。高等数学里我最喜欢积分。高等数学老师说求积分是一种ART。我很入迷,解出题目还不算,自己还想出积分题,做出来后再拿去考别人。呵呵。
可是这种心态很不适合考研。考研的题目不难,使用的技巧都比较简单。
Guest:不会吧,真题里也有难题的。
Hanq:确实,不过近几年,至少从2002年开始,数学题开始简单化了。尤其是数三,我觉得数三的唯一的特点是:计算量大,但不难。很多参考书偏重技巧,其实很误导人。我们又不是搞数学竞赛,花时间做难题很不划算的。
话接前面,正因为我担心自己的计算能力,所以我在复习数学时主要着眼于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我想郑重推荐一本书: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参考书。
Guest:你真逗,三本考试参考书你都推荐了。
Hanq:呵呵,数学考试参考书是我见到的数学参考书中的极品。这本书我仔细做过两遍,在书中做了详细的总结。而且我一直后悔没有时间做第三遍。
这本书的优点包括:对考试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大量真题,或者和真题风格接近,题目难度和计算量均稍大于真题,繁简适当:线性代数和概率的篇幅占了将近一般,符合数三的考分分布比例。
我认为:把一本好书反复做三遍,胜过把三本书各做一遍。数三考察的是对基本技巧的掌握。反复做题,特别是从前做错的题目,特别锻炼计算能力和对基本技巧的掌握。而且反复做一本书,比做一本新书花的精力也要少很多呀。我们不需要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
Guest:考数学时候的感受怎么样呢?
Hanq:考数学最重要的是稳,现在数学题分值都特别大,最后几道大题每题都是十几分。要想考高分,就必须保证不犯不该犯的错,因此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你能做完,但也许你没有检查的时间。
Guest:你做完后检查一遍了吗?
Hanq:没有,我仅仅检查了最后四道题。不过在做前面的题目时,凡是我认为比较复杂的题目我都计算了两遍。所以考完后我感觉还不错。

Guest:谈谈经济学吧,这也许是最让大家头疼的。
Hanq:经济学我考了125分,在面试考生中占第2。关于经济学,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澄清:我们究竟是在考试,还是在学习经济学。我觉得很多同学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
我想,也许有不少同学都对经济学抱着喜爱之情,也许正是这种喜爱之情促使他们选择中心吧。但是一个错误可能就此酿成:我们可能为了经济学而放弃了考研。
Guest:不可能吧,把经济学学好了,考研不就能考高分了?。
Hanq:呵呵,未必。我在经济学方面也曾是个理想主义者。我曾想为了MWG的高级微观放弃考研。我渴望把这本书弄懂。但看了一点后我放弃了。因为其中某个数学推导看不懂。感谢上帝,要不是因为我看不懂那个数学推导,可能我今年就不会考到这个分数了。考研不会考这些东西的。
Guest:你看了哪些书呢?
Hanq:关于微观,周慧中我没看,瓦里安的中级我最开始学经济学时看过,但后来全忘记了。真正给我留下印象的只有两本书:平老师的十八讲和瓦里安的高级微观。
十八讲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数理性很强,编排合理,容易查找,题目有难度和创造性。可惜没有习题答案,网上能找到的一些习题答案要么是不全,要么是有错,而且收集这些习题答案也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也许是美中不足的地方。这本书我用力最多。
瓦里安的高级我看了英文版的四分之三,后面因为没有时间就没有再看,总的来说这本书写的不错,但其中很多技术性内容不会考的,可以跳过去。习题很值得做,书后有一半习题的答案。
03年的微观题目很难,但04,05就渐渐平民化了。考察的重点在与: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把握,解题的能力。关于基本概念和理论,只需要反复读书就不难掌握。但解题能力就相对来说复杂一些,必须多做题才行,而且好的题目要反复的做。
关于习题,我主要做十八讲和瓦里安,以前的考题。双学位的考题我看了一点点,我觉得没有考题重要。
总的来说,微观是比较让人头疼的,因为它出题很活,而且一些习题之所以难做,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因为题目的描述不够严密,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这种情况加大了我们解题的困难。
Guest:据我所知,一些人没有看十八讲和瓦里安的高级,仅仅看瓦里安的中级和周慧中就考了高分。
Hanq: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方法肯定不是最优的。

Guest:你仅仅说了微观,为什么没有说宏观呢?
Hanq:宏观按理说比微观容易,但奇怪的是今年很多人就栽在宏观上。
Guest:是呀,这很奇怪。
Hanq:宏观出题比微观要稳定的多。搜集历届考研题,是学习宏观的必修课。菲利普斯模型,Mundel-Flemming模型,IS-LM模型,通货膨胀-财政问题,卡甘模型等等,都是考试的热点。既然热点如一,就不应该出现备考失当的状况了。
可是这种状况还是出现了。一些同学把比较大的精力放在了《全球视角》上,而没有去细看曼昆的宏观。可是偏偏今年曼昆考的比重更大。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曼昆的书前面的部分比较简单,这使人容易误认为这本书很简单。另外十八讲这本书一直都是宏观的重点所在,人们普遍更重视这本书,这本书受到的好评也比较多。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曼昆的宏观,曼昆的书写的简洁流畅,思路清晰,习题上乘。这本书在美国也是一本畅销教科书。从04年和05年的考题来看,曼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
对全球视角我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全球视角我反复看过好几遍,我对它非常熟悉。但这本书写的不如曼昆。它的内容没有曼昆那么丰富,它的模型描述过于复杂繁琐。习题也不如曼昆。但它和曼昆互相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它们各有侧重点,模型也有细微的区别。这两本书都必须细看。
宏观和微观不同,微观纯理论,宏观则可以旁征博引。难怪全球视角能有这么厚。但是考试时候很多东西不会考。大家看的时候要抓住模型,特别是经常考的模型。
Guest:罗伯特•霍尔,约翰•泰勒那本书呢?罗默的高级呢?
Hanq:罗-约的宏观我几乎没有看,我认为写的不如曼昆和全球视角有条理。至于习题,我没有做过,没有发言权。
罗默那本书完全可以不看,顶多可以看看第一章,做做习题。看完第一章,任何关于索洛模型的题目都不会难倒你。不过话说回来,索洛模型并不难,把曼昆的书弄明白就很够用了。
总的来说,经济学有些像数学。有人说:学数学的最好办法是做数学。经济学也有类似的地方。做题是学习经济学的必经之路。

观点:
Hanq:最近我心里常常很惶恐。
Guest:为什么呢?
Hanq:自从我在网上发帖后,收到了一些网友们的来信和帖子。这些网友都很真诚的把他们的苦恼告诉我,并期望我能解答。
Guest:那么你能解答吗?
Hanq:如果是技术性的问题,我还可以解答,但很多问题我无法解答,比如该不该考研,什么时候准备比较好,考研具体该怎么复习等等。
Guest:为什么你回答不了呢?
Hanq: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基础不同,时间约束不同,爱好不同,经历不同,可谓千差万别。
Guest:那么你要让他们失望了?
Hanq:呵呵,不要这么悲观嘛。对于这些朋友,我有几句话相赠:
敢于行动:要知道该怎么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立刻去做。了解别人的经验对自己固然有益。但别人的经验毕竟是别人的,未必适用于自己。只有你开始做,你才可能知道你应该怎么做。
在中心网站上我曾看到一篇吴艳艳写的文字《我的BiMBA生活》。这篇文章里有一段话很让我震撼:“我真正在做事的时间只占20%,另外30%的时间是在想怎么去做这件事,而最大的50%的时间都在想我要不要,或是值不值得做这件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思考和抱怨中虚度了,我为了做一些决定花了太多时间,往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而当我真正决定下来,大部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一年以后的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一句话:少说话,多做事,做对事。”
所以,请朋友们不必犹豫。想考中心却不知该不该考的朋友们,不妨看看经济学教科书,做做各科的考题,看看自己能否达到考研的要求,然后再做决定不迟。想开始复习备考却不知该如何备考的朋友们,不妨也看看教科书,看看考题,然后在制定复习计划。所以不必犹豫,也不必等别人的意见,甩开膀子去干吧,如果发现不合适就放弃,这总比犹豫了很久然后放弃好,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当然该放弃就一定要放弃,犹豫越久损失越大。
按照需求学习:世界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而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很有限。套一句雷锋叔叔的话,我们决不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我们要按照需求学习,需要学习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不需要学习的就坚决不要去学习。时间可贵,生命可贵呀。
读书并不需要从头读到尾,只需要读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为了高级而放弃中级,不值得。为了学习经济学放弃政治或者外语,不值得。考研怎么要求,我们就应该怎么去学习。
抓住重点,勿求完美:千万不能追求十全十美。有很多朋友,时间充足,基础雄厚,可是复习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他们面面俱到,追求完美。他们可能会制定很宏大的计划,罗列了众多的参考书,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可是最后他们却可能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时间很不够用……。
考研的内容非常驳杂,非常广泛,把每个部分都弄得一清二楚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想特别提醒这些时间充足,满怀雄心壮志的朋友们: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我们必须从重点开始抓起,千万不能追求完美,只能追求实用。
理性分析:同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同一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有着不同的选择。在现实和理想间我们总是徘徊不前。
这时我们需要理性,冰冷的但是有效的理性。和理性依偎久了我们会发现它其实很真实,很可亲,我们随时都需要它。我们有太多的困惑,理性是唯一可信赖的路标。
保持开放性。

感想和感谢:
Guest:你说了好多。我都插不上嘴了。
Hanq:呵呵,你说吧。
Guest:为什么你把文章的名字叫做“在压力和梦想间”呢?
Hanq:梦想是我考研的原因,压力是我考研的收获。
Guest:压力也可以是收获吗?
Hanq:是呀,压力就是我的收获。在压力下我的力量连我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压力迫使我不抱成见,不断改变自己和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我想,为什么制衡良好的制度运转也良好?制衡就是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压力,因而制度中的每个人都会在压力下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Guest:你的压力大吗?
Hanq;呵呵。在各种压力中,最沉重的是那种不确定性。我有梦想,可是梦想到底能不能实现呢?我是在走向光明还是一条路走到黑呢?这个疑问让我苦恼。

Hanq:不过我终于走过来了。这其中既有我个人的努力,更有别人对我的帮助,我不能不提到他们,是他们给了机会和力量。没有别人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考上。
感谢我的妈妈,她从家乡来到北京照顾我的生活,使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感谢我的挚友刘双桂,在我来北京后他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考研时我就住在他家里。为了让我充分的休息,他把卧室让给我,他睡在厅里。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充满着感动之情。
感谢我的南邮和北大双料师兄郭玉闪和李英强,在复试阶段,从未写过经济学论文的我向仅有一面之缘的他们求援。他们认真的阅读我的论文,提出大量的宝贵的批评意见,他们还教我把PPT做得更为生动。他们是有思想,有力量的理想主义者。和他们交往使我获益匪浅。
感谢我的南邮同学马亚伟,在考研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信息和资料,特别是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他给寄来了一些我手头没有的历年考研试题和双学位试题。这些试题对我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感谢我的顶头上司-李斌处长,他批准了我的两次请假。这两次请假给我带来了16天的自由支配时间。在那时时间对我而言比金子还贵重。也感谢我的各位同事,在我请假的时候他们分担了我的工作,他们对我从来没有怨言,只有鼓励和赞许。
感谢网友为山九仞,尽管我不认识他/她,但是正是他/她的帖子促使我下决心写这篇文章。在我看来,他/她的帖子仿佛是上帝借他/她的手而行的命令。
没有朋友就没有一切。


2005年4月24日凌晨
写于北京羊坊店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辅导资料
    2010经济学考研真题大总结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试题笔记
    2012年考研经济学热门专业分析之金融学
    2012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之经济学
    2011年考研经济学专业解析
    2011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之经济学
    专家分析:金融学考研热力不减之二三“势”
    金融学八大就业方向优劣分析
    过来人分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高分经验
      热卖考研资料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